《文化艺术研究》

作品数:3440被引量:3334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文化艺术研究》
主办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越剧团越剧茅威涛戏剧节上海越剧院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作者:沈弘吕艺生何辉斌俞为民姜宇辉更多>>
发文机构: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演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文化艺术研究》2024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福建木偶戏。福建木偶戏是我国木偶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主要演出形式为提线木偶与掌中木偶两种。自公元10世纪始在泉州、漳州及周边地区广泛传播,其表演技法精湛、传统剧目和音乐唱腔丰富、偶像造型艺术精美绝伦,形成了完整的表演体系,...
关键词:音乐唱腔 表演体系 演出形式 提线木偶 木偶戏 木偶表演 表演技法 精美绝伦 
民国时期《荆钗记》在温州的演出与版本变化
《文化艺术研究》2024年第5期70-77,115,共9页陈慧君 
自北宋末期南戏在温州诞生以来,各种戏曲样式在温州蓬勃发展,并始终保留南戏的艺术特征,体现着南戏的发展轨迹。民国时期,温州的《荆钗记》演出延续着南戏的美学风格,在故事上细致展现钱玉莲的悲凄命运,在演出上强调出目的新颖组合与丑...
关键词:《荆钗记》 南戏 温州 审美趣味 创新意识 民国时期 
再谈戏剧文学的“民族性”及“现代性”建构——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会的几点启示被引量:2
《文化艺术研究》2022年第3期97-104,116,共9页杜明哲 
从戏剧文学性层面重审中国话剧的“民族性”与“现代性”,对于揭示隐含于近现代以来中国戏剧发展的痼疾,即剧本文体范式的固化与艺术创作理念的僵化,在当下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1956年开展的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对当时国内的剧...
关键词: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会 戏剧文学 民族性 现代性 
“十七年”时期的浙江戏剧巡回演出研究
《文化艺术研究》2021年第4期86-93,115,共9页李琳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当代浙江剧场史研究(1949—2019)”(项目编号:19NDJC247YB)的阶段性成果。
“十七年”时期(1949—1966年),浙江戏剧巡回演出政策随政治形势变化、行政资源多寡而不断调整:1949—1955年期间主要组织国营剧团和重点民间职业剧团进行下厂、下乡、下部队的社区巡回演出;1956—1957年期间将所有剧团、剧场的演出纳...
关键词:“十七年” 演出 剧团 剧场 浙江 
水上演乐:明清传统节俗与戏曲演出的互构
《文化艺术研究》2021年第2期71-81,114,共12页张帆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水上演出艺术编年史研究”(项目编号:18YJC760125);北京外国语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中国京剧海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古人的水上演乐传统源自先秦,最初与祭祀关系密切。至宋元时期演出种类逐渐多样化,歌舞、杂技、百戏等无所不包。明清以降,逐渐转向敷衍真正意义上的戏曲作品,并与传统民俗尤其是节日习俗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元宵、端午、中元、中秋等...
关键词:水上演乐 节俗演剧 明清戏曲 春日水戏 端午水戏 中元水戏 中秋水戏 
开拓城镇新空间:乌镇"古镇嘉年华"的演出空间设计被引量:2
《文化艺术研究》2020年第3期154-164,共11页何小青 张际家 
"古镇嘉年华"是乌镇戏剧节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共性""在地性"始终是影响乌镇"古镇嘉年华"演出空间设计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肢体、装置、环境方面对乌镇"古镇嘉年华"的演出空间设计进行了分析,通过4个案例说明,乌镇"古镇嘉年华"的演出...
关键词:古镇嘉年华 演出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 环境 
民俗视野下的安澜戏与祈雨戏
《文化艺术研究》2019年第2期68-77,共10页张帆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水上演出艺术编年史研究”(项目编号:18YJC760125)的阶段性成果
从文化学与民俗学角度切入戏曲研究,能够看到戏曲文化与民间祭礼的独特关系。以安澜戏与祈雨戏这一对辩证统一的祭祀演剧类型为例,从演出形式与内容两方面进行考量,都能看到水崇拜、水神信仰在中华民族演进中的重要地位,甚至其对戏曲史...
关键词:中国戏曲 水崇拜 水神信仰 水上演出 安澜戏 祈雨戏 
日本演剧团体与专属剧场关系研究
《文化艺术研究》2018年第4期71-77,共7页方军 
上海市高峰学科(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建设经费资助项目的成果
拥有专属剧场往往是一个演剧团体实力的体现,但是专属剧场的功能并不仅仅在于单纯的演出承载接受物,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改变、重塑相关的演剧团体及其演出形态。日本三大演剧团体与其专属剧场之间的关系,便体现了专属剧场对于相...
关键词:演剧团体 专属剧场 演出形态 日本 
清初宫廷戏剧演出机构考述被引量:1
《文化艺术研究》2014年第3期121-125,共5页唐海宏 
清初,满族上层统治集团为巩固统治,对前明旧制实行全面继承。随着清代戏曲的勃兴和繁荣,满族统治者为了满足自身的声色之娱并利用戏曲以达到教化的目的,强化了对戏曲演出的管理。宫内演剧事宜则承袭明代演剧旧制由教坊司和钟鼓司管理,...
关键词:清初 宫廷戏曲 教坊司 钟鼓司 
论传媒在戏剧演出中的运用——以中华剧艺社为例
《文化艺术研究》2013年第2期104-109,共6页吴彬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华剧艺社演出史论"(编号:13YJC760090);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907-1949)"(编号:2012-QN-037)
戏剧的发展与传媒的发达是分不开的,能否有效地利用传媒进行操作,直接关系到剧团的生死存亡。抗战时期出现的著名剧团中华剧艺社对传媒的利用主要表现有三:一是举行招待会或发布信息;二是刊登演出广告;三是图片展览。
关键词:中华剧艺社 传媒 演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