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集刊》

作品数:421被引量:2163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海洋科学集刊》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最新期次:2017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近海地理分布黄河口海洋科学海藻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作者:宋金明侯保荣范晓乐肯堂朱鑫华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产热浸锌锚链的耐蚀性研究(Ⅰ):热浸锌锚链的海港试验被引量:3
《海洋科学集刊》2017年第1期104-113,共10页马士德 王在东 刘会莲 刘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471054;59071040);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委托课题(K-A2015.054)
本文记叙了国内外首次以大型商品化热浸锌锚链为研究对象的海港试验结果,跟踪记录了其4年的腐蚀与生物污损发展过程.分别于2013年7月、2014年7月、2015年7月和2016年7月将试验锚链提出海面,对出现在锚链上的全部附着生物进行刮取、分类...
关键词:热浸锌 锚链 腐蚀 海港试验 胶州湾 
国产热浸锌锚链的耐蚀性研究(Ⅱ):热浸锌材料的腐蚀性能
《海洋科学集刊》2017年第1期55-56,共7页马士德 孙森峰 刘欣 严清冉 李丽娜 许健平 王启冉 程坤 李博亮 陈仁娟 苟晓超 段继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471054,5907104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14CB643304)
本文以热浸锌处理的CM系列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盐雾处理进行了加速腐蚀试验,利用电化学极化测试分析了材料的腐蚀机理,利用扫描电镜和三维数字显微镜观察了材料的表面形貌.盐雾加速试验表明,随着时间增长腐蚀速度降低,主要是由于腐蚀产物...
关键词:热浸锌 腐蚀 电化学实验 
“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海洋学研究态势分析被引量:1
《海洋科学集刊》2017年第1期121-130,共10页王琳 於维樱 张灿影 郭琳 罗璇 冯志纲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1020306);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子项目(2016ASKJ11-ZRW03)
本文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一带一路'框架中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在海洋研究方面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并分析了'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的科研竞争力,以及我国在海洋研究方面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情况,为相关研究和...
关键词:一带一路 海洋研究 国际合作 竞争力 
国内海洋科学领域主要中文期刊学术影响力比较研究
《海洋科学集刊》2017年第1期131-143,共13页於维樱 王琳 冯志纲 郭琳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WPOS)子项目(XDA11020306);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子项目(2016ASKJ11-ZRW03)
海洋科学是我国非常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而科技期刊正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起到了科学传播与交流的重要作用.本文选取10种具有代表性的国内中文海洋学期刊,从期刊的信息载量、期刊论文的引用传播情况与老化速度、综合引证指标的整体表...
关键词:中文海洋学期刊 学术影响力 评价指标 
软体动物腹足纲分类学研究进展——从近海到深海被引量:3
《海洋科学集刊》2017年第1期1-10,共10页张素萍 张树乾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11030201,XDA11030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36167,4160616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关于海洋的研究已由浅海逐步向深海发展,不断取得新的发现和认知.自2014年4月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依托先进的'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搭载'发现'号水下机器人(remotely operated ve...
关键词:腹足类 热液区 冷泉区 海山区 展望 从近海到深海 
胶州湾海域5种粗毛猛水蚤的形态记述
《海洋科学集刊》2017年第1期11-21,共11页马林 李新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6148);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一三五”专项资助项目(2012IO060104;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No.2015ASKJ01))
粗毛猛水蚤科(Miraciidae Dana,1846)是猛水蚤目(Harpacticoida Sars,1903)种类数目居于第二的科,分布广泛,栖息环境多样.本文通过对2008年在胶州湾海域采集的沉积物进行离心提取,经解剖和形态分类学方法鉴定,鉴定粗毛猛水蚤科5属5种.其...
关键词:粗毛猛水蚤科 猛水蚤目 胶州湾 
海洋浮游微食物网生物在海洋颗粒形成和沉降中的作用被引量:1
《海洋科学集刊》2017年第1期22-34,共13页赵苑 赵丽 董逸 李海波 张武昌 肖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616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联合基金(U16064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4CB44150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1030202.2)
海洋中存在着大量的颗粒,包括大型聚合颗粒(即海雪,粒径>500μm)、小型聚合颗粒(1~500μm)和亚微米颗粒粒径(<1μm)等.颗粒在海水中营造了不同于纯海水的小生境,其中生活着与自然海水中不同的生物.异养细菌、蓝细菌、真核藻类、鞭毛虫...
关键词:微食物网 海洋颗粒 沉降 碳通量 
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代谢及分解过程对水环境理化因子及浮游植物影响的研究
《海洋科学集刊》2017年第1期35-46,共12页郑珊 孙晓霞 
鳌山科技创新计划(2016ASKJ02-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2014CB44150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11030204)
从上行控制角度,通过野外采样和围隔培养实验,研究了水母的代谢及分解过程对水体环境中pH、溶解氧、营养盐组成的影响,以及该过程中浮游植物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沙海蜇在代谢过程中短时间内会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关键词:沙海蜇 代谢过程 分解过程 浮游植物 动态变化 
夏季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大面积死亡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被引量:11
《海洋科学集刊》2017年第1期47-58,共1页霍达 刘石林 杨红生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1020700);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FZD-SW-106)国家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项目(U1606404)
夏季刺参大面积死亡正逐渐呈现常态化趋势,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使刺参资源严重衰退,制约了刺参产业的良性发展,其原因亟待揭示.本文从高温、低氧、低盐、硫化物、氨氮及藻类腐烂等环境因素,以及种质因素、病原因素、人为因素...
关键词:夏季高温 低氧 刺参 大面积死亡 
褐藻多糖硫酸酯的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4
《海洋科学集刊》2017年第1期68-89,共22页王晶 张全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6144);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基金项目(2016190)
褐藻多糖硫酸酯(fucoidan,FPS)是所有褐藻中所固有的细胞间多糖,存在于细胞壁基质中.生长于潮间带、长时间与空气接触的褐藻种类中,如多年生的墨角藻(Fucus vesiculosus)类,其褐藻多糖硫酸酯的含量可高达20%;生长在较深处的海带(Sacchar...
关键词:褐藻多糖硫酸酯 结构 生物活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