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文化研究》

作品数:426被引量:13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三峡文化研究》
主办单位:三峡大学长江三峡发展研究院
最新期次:2022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长阳南曲物质文化遗产三峡文化地方小曲民间艺人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黄权生曹诗图阚如良何伟军田强更多>>
发文机构:三峡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代宜都诗人刘芳节生平、交游及其《闺情集句》考述
《三峡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64-85,212-213,共24页肖大平 
刘芳节是明代湖北宜都著名诗人,著有《云在堂集》《闺情集句》。康熙《宜都县志》称其与彝陵雷思霈、公安袁中道“一时鼎峙荆楚”,评价甚高。刘氏与张居正,公安派的袁中道,竟陵派的钟惺、谭元春,以及宋懋澄、钱谦益等人交游甚厚。其所...
关键词:刘芳节 交游 《闺情集句》 集句诗 
历代云阳县旧志述略
《三峡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38-50,211,共14页熊茂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峡地区旧志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6XTQ006);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巴渝旧志研究”(项目编号:2014YBLS121)
云阳县位于三峡地区核心区域,行政区划始建于秦灭巴国置巴郡之后设立的朐忍县。根据现有文献可知,云阳县修志始于明嘉靖二十年,现存旧县志有明嘉靖本、清乾隆本、清咸丰本、清末乡土志本和民国本五种。云阳县旧志载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史料...
关键词:云阳县 旧志 乡土志 
从巴式兵器看巴与周边族群的相互影响
《三峡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30-37,211,共9页柳婷婷 
巴人向来以勇猛、善战而被载于史书,巴地考古成果中,墓葬出土文物里青铜兵器占据了较大比例,比较典型的有巴式柳叶剑、铜戈、铜矛、铜钺。这四类兵器虽形制、纹饰俱有巴特色,却非巴地特有,既展示了早期巴文化的特殊之处,又彰显了先秦之...
关键词:巴式兵器 巴文化 身份记忆 族群 
一书而兼二义:故土与学风——评滕新才教授《三生有幸:三峡历史文化研究》
《三峡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204-209,219,共7页王志清 林标洲 
重庆三峡学院2020年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研究”(课题编号JGZC2035)的研究成果
滕新才教授鸿制《三生有幸:三峡历史文化研究》,为其三十年三峡历史文化研究之阶段性总结。是书立足大三峡地区,将古今三峡、渝地历史、文学、自然、军事、民俗等内容熔为一炉,各篇独立又互有联系,以新理论、新视阈、新方法彰幽阐微,克...
关键词:滕新才 三峡历史文化 书评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文化扶贫路径研究——以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苦竹坪村为例
《三峡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156-165,216-217,共12页彭娟 
2018年度三峡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有效融合机制研究——基于三峡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路径探索”
苦竹坪村作为土家族的居住地之一,其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影响下面临着继承与创新、变迁与流失的局面。通过分析村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经济脱贫的同时为苦竹坪村制订高效有序的文化扶贫计划,从文化教育、文化传承场所建设、文化宣传场...
关键词:乡村振兴 文化扶贫 苦竹坪村 
三峡文化与重庆文化强市建设
《三峡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145-155,216,共12页刘容 
2022重庆社会科学规划文旅重点项目“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文化资源整合提升研究”(2022WL02)
本文从三峡文化的概念及内容简要分析入手,通过提炼分析三峡诗词文化、三峡文物古迹、三峡工程和三峡移民精神等能充分表现三峡文化特质的3个文化品牌,进而从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普及及发展转化方面揭示上述文化品牌的价值及转化途径,在...
关键词:三峡文化 三峡文物古迹 文化强市建设 
土家语南部方言区民俗文化研究
《三峡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136-144,215,共10页张伟权 向远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土家语现状调查与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9bmz033)
湘西泸溪县潭溪镇除了保留有土家语南部方言外,还有与土家语北部方言区不同的民俗文化,最突出的是跳香、六龙节、土地会和洗寨。这些文化都十分原始,体现了土家语南部方言区民俗文化的悠久性、古朴性,同时也显彰了土家语南部方言区的土...
关键词:跳香 六龙节 土地会 洗寨 
“屈原故里”诸说梳理与简析
《三峡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51-63,212,共14页谭家斌 
最早记载屈原生平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对屈原生地没有述及,为后人探索屈原生地留下争论空间。而且,后人混淆“屈原故里”与“屈原生地”的概念内涵,认为故里即生地,其实是混为一谈。至明清时期则争讼不断,特别近代以来,已出现十多...
关键词:屈原 故里 生地 秭归 
平湖下的历史多彩纷呈——读《三峡考古文化》有感
《三峡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196-203,218,共9页付昶 
《三峡考古文化》一书是杨华教授在三峡地区考古发掘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和观点总结。全书不仅介绍了三峡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时期的古代居民遗址和遗物,而且对巴文化和楚文化及长江水位和河床的历史变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全书研究...
关键词:三峡考古 巴文化 楚文化 
音乐文化事象的反向特质研究——以土家族哭嫁歌、跳丧鼓、傩戏为例
《三峡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119-135,214-215,共19页王传历 
2021年度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土家族音乐文化事象的‘反向’特质研究”(项目编号:2021KF07);2021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鄂西土家族民俗音乐的审美特征研究”(项目编号:B2021426)
土家族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非边疆集中居住的少数民族,它的音乐文化事象中呈现诸多反向特质。从哭嫁歌以哭骨肉分离为主来看,土家姑娘在婚礼上不笑而哭,实为在儒家思想支配下对孝文化的宣扬,她们是在以“哭”示“孝”。从跳丧鼓中以情歌为...
关键词:土家族 哭嫁歌 跳丧鼓 傩戏 反向特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