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评论》

作品数:3050被引量:9478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区域经济评论》
主办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区域经济经济体制改革一带一路城市群长江经济带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作者:孙久文金碚陈耀安树伟李曦辉更多>>
发文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经济发展与环境绩效提升: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区域经济评论》2025年第2期152-160,共9页杨志才 谢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经济驱动收入分配格局转变的机制、效应与协同路径研究”(22CJL018)。
数字经济具有绿色化、多元化、共享化的特征,对于助力经济发展模式的绿色化转型和环境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数字经济提升环境绩效的理论基础上,采用2011—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环境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
关键词:数字经济 环境绩效 高质量发展 
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网络赋能区域创新发展:作用机制、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
《区域经济评论》2025年第2期5-13,共9页宋昌耀 李国平 姚雨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网络的时空演化特征与区域创新效应研究”(422011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体行动视角下中国城市嵌入全球创新网络的过程、效应与机制研究”(42471198)。
政府引导基金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有力工具,应从开放、动态、系统的视角审视政府引导基金的区域创新效应,重点关注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网络。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网络赋能区域创新发展,涉及规模视角下的融资支持机制、资源整合机制、风险管理机...
关键词:耐心资本 政府引导基金 投资网络 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网络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效应研究
《区域经济评论》2025年第2期14-23,共10页何雄浪 李月书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区域创新网络、经济一体化与我国城市经济提质增效研究”(2024SYJSCX59)。
基于2006—2022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7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面板数据回归和空间面板回归等方法探究区域创新网络特征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之间已形成完整、稳定且“核心—边缘...
关键词:区域创新网络 新质生产力 长江经济带 空间溢出效应 
区域创新资源集聚:测算、网络结构特征与国际比较研究
《区域经济评论》2025年第2期24-35,共12页赵成伟 李文雅 陈红其 孙继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水平大学科研创新服务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HEK2024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双碳’目标下高耗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22CJY05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新疆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机遇窗口与创新体系研究”(2023BJL046)。
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整合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创新资源集聚可以产生规模效应、知识溢出和协同创新。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创新资源集聚与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可以发现,中国创新资源集聚总体呈现波动式...
关键词:创新资源 集聚 网络结构特征 国际比较 
“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进展及“十五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重大任务
《区域经济评论》2025年第2期36-49,共14页卢伟 李沛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体系。“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差距扩大趋势总体趋缓,区域人口聚散格局加快重塑,区域创新格局极化态势明显,区域开...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 “十五五” 人口流动 区域创新 区域开放 
都市圈带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制约与路径
《区域经济评论》2025年第2期50-61,共12页陈润羊 王洋洋 
甘肃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国内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与甘肃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2021ZD003);甘肃省软科学专项“甘肃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指向、机制与路径研究”(24JRZA080);甘肃省高校青年博士支持项目“数字经济驱动甘肃绿色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2023QB-066)。
以都市圈为空间单位带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黄河流域都市圈经济和人口集聚能力持续提升,核心城市整体功能不断增强,公共服务共享水平不断提升,既是黄河流域重要的产业集聚区,也是...
关键词:黄河流域 都市圈 高质量发展 空间格局 新质生产力 
县域现代化进程中的数字经济赋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评论》2025年第2期62-71,共10页崔理想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数字经济赋能县域现代化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2023BJJ052)。
县域现代化目标导向下数字经济赋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旨在以县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基础,通过数字经济赋能县域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空间、人口等关键维度高质量融合发展,进而促进县域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和携手迈向共同富裕的县域现...
关键词:数字经济 县域现代化 城乡融合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信息文明时代区域经济格局的重塑:理论机理与对策建议
《区域经济评论》2025年第2期72-83,共12页刘军辉 张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发展阶段土地制度改革对城乡融合发展影响的机理与对策研究”(22BJL030)。
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叠加效应催生了信息文明时代,不仅提升了劳动生产率,还重塑了时空关系,促使“距离暴政”向“距离死亡”转变,对空间经济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以此为背景,将信息化对劳动生产率、商品交易成本和知识溢出水平的...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区域协调发展 距离暴政 知识溢出 
新时期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技术创新制约与对策
《区域经济评论》2025年第2期84-93,共10页杨阔 边俊杰 吴玥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路径依赖下高耗能重污染产业链绿色化时空演进机制的统计测度与政策研究”(22XTJ001);江西省软科学基金项目“打造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赣州样板研究”(RKX202103)。
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的中国制造业,应在生产效率提升和价值链攀升上实现快速升级,以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新时期的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外部市场环境恶化和内部发展阶段转换的双重不利因素,内部技术创新更加成为推动制造业升级...
关键词:新时期 中国制造业升级 技术创新效率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评价及推进建议
《区域经济评论》2025年第2期94-102,共9页曹静 狄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贸易强国背景下国内统一大市场建构的模式和实现路径研究”(22BJY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数字赋能产品价值链与服务利润链的耦合创新机理与路径研究”(23YJC630030);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数字赋能长三角制造企业产品与服务创新耦合机理研究”(2022ZGL002)。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实现“双循环”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采用中国国际消费中心试点城市与发达国家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截面数据,从国际化水平、消费水平、交通通达性三个方面构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评价指标体...
关键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能级评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