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研究》

作品数:1000被引量:66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美术研究》
主办单位: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最新期次:2024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图像美术研究书法艺术作品选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作者:胡艺张同标黄宗贤朱浒王宗英更多>>
发文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初“大一统”思想的视觉表征:乾隆朝木兰秋狝图像研究
《中国美术研究》2024年第2期176-181,共6页王雅慧 贺婉欣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古代艺术类古籍批注整理与研究”(2024SJZD099)阶段性成果。
“大一统”是古代中国一个重要的政治理念,也是历朝历代统治阶级追求的治国目标。明清易祚,入主中原的满族新贵不仅在政治、文化上确立了满汉一体的基本国策,在视觉表达上也十分重视并强调各民族同属一家的“大一统”格局。本文借由乾...
关键词:木兰秋狝图 大一统 乾隆朝 民族交融 文化政治 
唐寅请周臣代笔考
《中国美术研究》2024年第2期182-190,共9页车旭东 
唐寅请其师周臣代笔之说在画史上广为流传,甚至出现了唐寅之画“每多周笔”的记载。但此说法是逐步夸大的结果,并无可靠依据。唐寅的皴法具有独创性,是周臣所不能的,两人笔墨差别显著。而前人鉴定的“代笔画”,有的是唐寅真迹被误定,或...
关键词:唐寅 周臣 代笔 鉴定 
张大千的古雅趣味与艺术市场策略
《中国美术研究》2024年第2期191-200,共10页宋学勤 
四川省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美术学专业《油画风景》课程的彩墨意象特色构建”(JG2018-740);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十四五”规划项目一般项目“近代巴蜀意象书画研究”(SCJJ23ND113)的阶段性成果;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师承与变革:张大千与曾熙的书法关系研究”(ZDQ2016-12)的结题成果。
张大千的艺术市场策略不是简单地打造身份、作伪,而是找到了中国艺术史的古雅趣味及其内在逻辑。古雅作为一种审美趣味,是中国艺术史上隐藏的重要线索,古雅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越古越雅,越雅越贵。张大千以古为雅的书画创作,实现了法统...
关键词:张大千 古雅 金石书法 审美趣味 艺术市场 
安身立命与艺术理想——近现代上海商业美术家生存状态研究
《中国美术研究》2024年第2期201-208,共8页李超 王蒙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海派设计师与近现代上海文化空间研究”(23YJC760049)阶段性成果;2020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设计介入上海红色文化空间再生产的表征实践”(2020EWY017)阶段性成果。
民国时期的上海汇集了一批商业美术家,他们在新与旧、中与西的文化碰撞中成为中国现代设计的开拓者。为了揭示上海商业美术的兴起与发展的历史成因,文章避开设计史研究所惯用的美术史、风格史路径,以社会学的视野考察上海商业美术家的...
关键词:民国 上海 商业美术家 生存 
重塑东方美学——以刘国松水墨画为例
《中国美术研究》2024年第2期209-215,共7页林军 
水墨画作为古代中国精英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东方主义美学概念生成的一大美学要素。东方主义的水墨画家们大多选择一种本民族的文化形态作为其艺术创作的指导思想或精神内核,从而将中国的水墨艺术推向更为广阔的世界艺术体系中去。而...
关键词:刘国松 东方主义 美学 水墨画 
形态·势态·情态——元明书法“尚态”之美
《中国美术研究》2024年第2期216-222,共7页吕子青 
“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是清代书法理论家梁巘提出针对前代书法风格的总结与评价,但就具体而言,元代和明代的“尚态”书风还是存在着不同。元代的赵孟作为先行者影响着这两个朝代的书法和绘画,他“复古”的书画观念对后代...
关键词:尚态 元明书法 审美转变 
在逆行中开路——革命艺术家赖少其的转型与守正创新
《中国美术研究》2024年第2期223-231,共9页柳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世纪下半叶革命艺术家山水画研究”(63242112)阶段性成果。
赖少其(1915—2000)是我国优秀的革命艺术家。他于改革开放后探索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国新山水画,不仅传承发展了黄宾虹的画学理念与新安画派的画风及精神,还创新性地将版画的形式美感和印象派敷色风格融入其中,提供了山水画引西润中的...
关键词:赖少其 山水画 转型 守正创新 黄宾虹 
海派余脉在上海美专的沉浮显隐——兼论王个簃的中国画教学
《中国美术研究》2024年第2期232-241,共10页刘旭飞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美术的当代复兴研究》(21ZD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阐述了海派艺术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历史演变与当代意义,重点研究王个簃在中国画教学领域的创新实践。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呈现上海美专中国画教学与海派艺术的学脉联系,揭示了王个簃如何成功地将海派艺术传统与现代教育理念...
关键词:王个簃 海派 上海美专 中国画教学 
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云纹美学新探被引量:1
《中国美术研究》2024年第2期242-249,共8页高俊虹 金科 
202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24XYS021);四川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传统工艺研究院2024重点项目(CTYG24ZD01);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项目(230830413807309)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云纹是各民族共享、共有、极具中华文化特色的传统装饰纹样。从艺术美学角度,之前我们注重挖掘民族或族群艺术的独特形象,以期树立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过多地强调了一个族群或一个民族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这种孤立起来进行研究的方法值得...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云纹 自然 共通 
“融墨于裳,以古为妆”—当代水墨画与服装设计融合研究
《中国美术研究》2024年第2期250-255,共6页马媛媛 倪纯如 
2023年度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人文社科重大项目“海外藏中国服饰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及数据库建设”(2023SKZD1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中国绘画和服装设计相融的独特视角,探究当代水墨画与当代服装设计融合及相互影响的关系。依据艺术家独特的艺术实践与服装设计之间相互影响的具体案例,探究艺术创作的社会价值实现。在我国已将“美育”作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战...
关键词:当代水墨画 服装设计 融合 社会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