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评论》

作品数:311被引量:7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哲学评论》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最新期次:2023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哲学黑格尔编委会霍布斯现象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作者:文碧方包向飞徐弢翟志宏赵鸣更多>>
发文机构: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视野中的自由时间概念
《哲学评论》2023年第2期271-285,共15页康琪 
一般而言,自由时间指的是人们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是人自我实现的时间。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与自由具有同一性,劳动时间本应是自由时间,但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下,自由时间成为劳动时间的对立面,人在劳动中失去自由。尽管资本逻辑的运行会...
关键词:自由时间 劳动时间 自由权利 时间解放 
2022中国哲学从业人员调查报告被引量:1
《哲学评论》2023年第2期226-256,共31页杨贞儒 鲁一帆 邓情辉 汤美慧 晓非 
文章通过人工手动搜集网络公开信息,调查了现任职于中国内地53所高校哲学系的哲学从业人员的信息,对各系从业人员的人数、职称分布、性别比、年龄结构、学术专长分布、学历、毕业生长远职业发展等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
关键词:哲学 哲学从业人员 实验哲学 职业发展 
沉睡的抑或苏醒的主权者?——基于主权与治权之分论人民主权的政制模式
《哲学评论》2023年第2期286-301,共16页王海澜 
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政治秩序的现代性建构——基于主权现代化的研究”(KYCX22_0023)的阶段性成果
自博丹创建现代主权学说以来,主权国家才开始真正落地建构。实际上,主权国家建构历程同样是人民主权政治方案的落地过程。霍布斯与卢梭沿袭博丹区分主权与治权的路径,渐趋倚重政府治权力量去落实人民主权政治方案。长久下去,当治权越过...
关键词:人民主权 主权代理 主权与治权之分 沉睡的主权者 共和主义 
秩序、自由意志与自由——奥古斯丁历史神学——哲学的创见及影响
《哲学评论》2023年第2期198-211,共14页梁卫霞 
奥古斯丁是西方哲学史上较为系统地探讨历史神学—哲学的第一人,他在《上帝之城》中提出一种宏大的神学历史观以及历史发展的模式,从神学与哲学、信仰与理性交互的视角揭示了人类历史的起源、发展、终极目标和意义等。在以神学为旨归的...
关键词:秩序 爱的秩序 上帝之城 自由意志 自由 
试析黑格尔“贱民”和马克思“无产阶级”的逻辑关系
《哲学评论》2023年第2期101-115,共15页王剑武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第四批培育计划立项项目(编号202102)阶段性成果
黑格尔的“贱民”概念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概念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是近几年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一个学术问题。国外激进的左翼思想家如齐泽克等认为黑格尔的“贱民”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但国内的...
关键词:黑格尔 贱民 马克思 无产阶级 逻辑关系 
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演进逻辑——基于诠释与理解的双重审视
《哲学评论》2023年第2期116-128,共13页马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马克思恩格斯书信文本的历史唯物主义起源问题研究”(21AZX002)成果
本文旨在通过对卢卡奇总体性范畴做系统分析,揭示卢卡奇为总体性思想的演进逻辑所提供的不同“理解”论域。卢卡奇早期站在诠释学层面来“理解”德国古典哲学理性原则裹挟下的总体性范畴,并受马克斯·韦伯合理化思想的影响,进而在形式上...
关键词:卢卡奇 总体性 诠释 理解 
兼采、求实、致用:曾国藩经学改革的三条路径
《哲学评论》2023年第2期33-49,共17页李有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转型视阈下的晚清经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6BZX046);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地域文化与中文类研究生培养耦合机制建构与实施研究”(项目编号:2021JGYB193);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部编本教材推广背景下中文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HNJG-2020-0657)阶段性成果
与时人和前贤相比较,曾国藩的经学研究,呈现出鲜明而独特的学术特点,主要有汉宋兼采、以实证经、通经致用三个方面。第一,曾国藩在解经之时,常常用宋明理学即宋学的话语体系来进行阐释,但并未摒弃汉学家所惯用的声训、形训和义训等手段...
关键词:汉宋兼采  实事求是 经世济用 
他异性与同感——评《胡塞尔同感现象学研究》
《哲学评论》2023年第2期319-333,共15页彭丽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象学视角下的移情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3CZX009);河南省哲学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现象学中的自在现象性及其转向研究”(项目号:2021BZX015)
罗志达从超越论层次和具体的经验层次,通过阐发具身性、处境性、同感意向性和身体表达性四个重要议题来对胡塞尔的同感理论进行重新梳理,并部分澄清了一些对胡塞尔的同感理论的误解,从而证明胡塞尔的同感理论大体上仍然是成立的。罗志...
关键词:同感 他异性 意向性 
范仲淹易学经制思想探颐
《哲学评论》2023年第2期16-32,共17页孙艮陶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周易》经学视域下的两汉政治建构研究”(2020CZX02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文史互动视阈下的宋代传记研究”(2021CWX04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多维视域下的宋代传记史学研究”(22YJC770031)
易学是范仲淹思想的根基。范仲淹解《易》重“阐明儒理”,开宋学风气之先。范仲淹思想又不仅局限于《易》,而是融儒家德性伦理、修齐治平理想以及事功之学为一体,事功之学主要体现于其政治改革思想。借助于对易学、传统儒家德性理论及...
关键词:范仲淹 易学 经制思想 革新政治 
马克思对伊壁鸠鲁时间哲学的阐释和发展
《哲学评论》2023年第2期257-270,共14页杨晓然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伊壁鸠鲁的时间哲学进行了阐发:第一,时间是永恒地吞噬着现象的本质之火;第二,时间概念内在的辩证法运动,设定有限事物的时间性与事物向感官显现的时间为同一的;第三,作为时间性存在的个人在有限生命时间中就...
关键词:时间 时间性 时间辩证法 伊壁鸠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