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城

作品数:178被引量:10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潘道正唐逸赵敦华高巍李顺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帝之城》中“社会正义”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80-85,共6页易雪飞 
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2022HB0018);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1Q131)。
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来解读《上帝之城》中教诲功能。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审美只是为文学的教诲功能服务的,“教诲”才是文学的本质属性。《上帝之城》被广泛认为是中世纪政治理论的起源。通过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分析发现:关于社会正义、...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 奥古斯丁 《上帝之城》 社会正义 
秩序、自由意志与自由——奥古斯丁历史神学——哲学的创见及影响
《哲学评论》2023年第2期198-211,共14页梁卫霞 
奥古斯丁是西方哲学史上较为系统地探讨历史神学—哲学的第一人,他在《上帝之城》中提出一种宏大的神学历史观以及历史发展的模式,从神学与哲学、信仰与理性交互的视角揭示了人类历史的起源、发展、终极目标和意义等。在以神学为旨归的...
关键词:秩序 爱的秩序 上帝之城 自由意志 自由 
里约热内卢 上帝之城
《环球银幕》2023年第11期148-151,共4页李雪 蔡国强(设计) 
《无敌洁克》中班纳博士为了躲避罗斯将军的追踪隐姓埋名落脚里约热内卢,《速度与激情5》中飞车党头目多米尼克被妹妹和同伴救出后逃往里约热内卢,。《机械师2:复活》中职业杀手毕索退出江湖隐居里约热....高手隐居的里约热内卢似乎成...
关键词:速度与激情 多米尼克 第七天 隐居 上帝之城 巴西人 机械师 南美洲 
从“荣誉之爱”到“权力欲”:奥古斯丁论罗马公民伦理与政治的无根基性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3年第3期47-48,共2页吕超 
鉴于奥古斯丁关于两座城的神学思想为其伦理和政治观点奠定了最终基础,似乎有权猜测他对荣誉之爱的最终评价应当是偏向负面的,因为这种爱只有在地上之城才能被称为德性,而支配地上之城的最高原则却是与上帝之爱(amor Dei)相对立的自爱(a...
关键词:奥古斯丁 《上帝之城》 神学思想 上帝之爱 根基性 最终评价 荣誉 
从“荣誉之爱”到“权力欲”:奥古斯丁论罗马公民伦理与政治的无根基性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23年第7期14-26,共13页吕超 
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对罗马公民伦理和政治的态度非常地复杂,他一方面揭露了罗马人在内战和扩张中犯下的罪行,另一方面又肯定了他们为国献身的美德。鉴于奥古斯丁的这一矛盾态度,一些研究者认为他笔下的罗马是一个悬于上帝之城和...
关键词:奥古斯丁 上帝之城 荣誉之爱 德性 权力欲 
从“荣誉之爱”到“权力欲”:奥古斯丁论罗马公民伦理与政治的无根基性被引量:1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38-50,共13页吕超 
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对罗马公民伦理和政治的态度非常地复杂,他一方面揭露了罗马人在内战和扩张中犯下的罪行,另一方面又肯定了他们为国献身的美德。鉴于奥古斯丁的这一矛盾态度,一些研究者认为他笔下的罗马是一个悬于上帝之城和...
关键词:奥古斯丁 上帝之城 荣誉之爱 德性 权力欲 
海盗与亚历山大、盗跖与孔子——中西两篇相似的对话
《华夏文化》2022年第4期15-19,共5页程旭 
在中西方文化相遇之前,它们就独自孕育出了两个极为相似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以善者对不善者的发难或规劝开始,却都以善者被指责为不善者而告终,并且都以国家产生于恶作为主题。它们就是亚历山大大帝与海盗的对话和孔子与盗跖的对话。...
关键词:作者思想 亚历山大大帝 《上帝之城》 奥古斯丁 无从考证 善者 经典文本 海盗 
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美学--《上帝之城》的叙事策略研究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2年第19期184-186,共3页严诗洁 
《上帝之城》是2002年由费尔南多·梅里尔斯执导的一部惊悚电影,电影改编自半自传式小说《God's Town》,于2002年8月30日巴西上映,入围了第76届奥斯卡奖的四项大奖,成为第一部进入美国市场并获得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巴西电影。费尔南...
关键词:电影叙事 《上帝之城》 叙事策略 
危险现场记者现场报道应具备的能力——以刘骁骞对“上帝之城”的报道为例
《广告大观》2022年第24期0064-0066,共3页彭志洋 
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前,东方时空栏目推出特别节目《上帝之城》。其内容由驻巴西记者刘骁骞探访巴西毒品交易地点,深入制毒窝点内部而产生,而刘骁骞也因为其胆大淡定的采访一战成名。刘骁骞在危险突发环境中的现场报道为出镜记者在现...
关键词:现场报道 危险突发事件 记者能力 
清教美国的道德幻术
《瞭望》2022年第18期26-29,共4页孔元 朵悦 
“没有对美国清教思想的了解,就不可能理解美国社会。”表面上看,美国是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提倡宗教自由,事实上,是清教徒和清教主义奠定了美国社会的基础,并从各个方面影响着美国社会、美国政治乃至其对外政策。起初,正是在净化...
关键词:清教思想 美利坚民族 清教徒 政教分离 宗教自由 对外政策 清教主义 上帝之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