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梁

作品数:25被引量:1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经学苏舆晚清今文经学湖湘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哲学评论》《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学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董证孔:戴望《论语注》的一种经学新思路
《衡水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27-39,共13页李有梁 邓青红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4BZW071);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HNJG-2020-0657)。
以公羊释《论语》,这是晚清常州今文经学家及其后学所孜孜以求的,戴望的《论语注》亦是如此。该著对公羊学大师董仲舒及其《春秋繁露》以至《汉书·董仲舒传》等给予了特别关注,往往援引其中的公羊义例来阐发《论语》深意,凸显仁义宗旨...
关键词:董仲舒 戴望 《论语注》 《春秋繁露》 经学 
以古非古: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的一种释《诗》理路
《中国韵文学刊》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李有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转型视阈下的晚清经学改革研究”(16BZX046);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地域文化与中文类研究生培养耦合机制建构与实施研究”(2021JGYB193);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部编本教材推广背景下中文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HNJG-2020-0657)。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是清代“三家诗”校注、辑佚的集大成之作。该著用今文经学的观点对《毛传》《郑笺》《孔疏》等古文经学经典做了汇总式大批判。但王先谦往往也借用《周礼》《左传》等古文经传来否定《毛传》《郑笺》的观点,或...
关键词:王先谦 《诗三家义集疏》 《诗经》 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 
兼采、求实、致用:曾国藩经学改革的三条路径
《哲学评论》2023年第2期33-49,共17页李有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转型视阈下的晚清经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6BZX046);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地域文化与中文类研究生培养耦合机制建构与实施研究”(项目编号:2021JGYB193);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部编本教材推广背景下中文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HNJG-2020-0657)阶段性成果
与时人和前贤相比较,曾国藩的经学研究,呈现出鲜明而独特的学术特点,主要有汉宋兼采、以实证经、通经致用三个方面。第一,曾国藩在解经之时,常常用宋明理学即宋学的话语体系来进行阐释,但并未摒弃汉学家所惯用的声训、形训和义训等手段...
关键词:汉宋兼采  实事求是 经世济用 
杜甫寓湘诗的家国情怀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10期61-64,共4页虞莎 李有梁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杜甫湖湘诗的家国情怀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2110543006);2022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杜甫湖湘诗再研究”(项目编号22A0481)成果。
爱国诗人杜甫在生命的最后三个年头,流寓湖湘大地,留下了将近一百首诗作。这些诗作饱含浓郁的家国情怀,主要表现在忧国忧民、重亲爱友、热爱自然等方面。作为一代诗圣,杜甫寓湘诗中的家国情怀至今仍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具体来说,有助于...
关键词:杜甫 寓湘诗 家国情怀 湖湘文化 
清代经学发展的五条进路被引量:1
《云梦学刊》2023年第4期51-62,共12页李有梁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转型视阈下的晚清经学改革研究”(16BZX046);湖南省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课题“微商诚信问题研究”(XSP18YBC354);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地域文化与中文类研究生培养耦合机制建构与实施研究”(2021JGYB193);湖南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
清代经学的发展主要有五条进路:清朝肇建,刘宗周等学者反思阳明后学之弊,对它做了不少匡正工作,调和程朱陆王之说,是为进路一;也有一些儒者如陆陇其等,干脆黜弃王学,唯尊朱学,是为进路二;以颜元为代表的颜李学派,崇尚实学,并弃朱、王之...
关键词:经学 阳明学 朱学 颜李学派 考据学 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 
董仲舒的民本思想及其理论渊源
《原道》2022年第1期71-80,共10页李有梁 黄冰清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转型视阈下的晚清经学改革研究”(16BZX046);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地域文化与中文类研究生培养耦合机制建构与实施研究”(2021JGYB193)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汉代最有影响力的经学家,集先秦诸子百家之大成并策划儒学脱颖而出而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董仲舒,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至今。董仲舒继承孔子、孟子及其他学派思想并对它们深度发展而形成的民本思想,在中国哲学史、思想...
关键词:董仲舒 民本思想 经学 儒家 法家 墨家 
基于核心素养的“屈宋文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时代教育(中旬)》2021年第8期0231-0232,共2页黄冰清 李有梁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开发和实施“屈宋文学”校本课程,意义甚大。该课程应有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层面的开发目标,以屈原和宋玉相关的文学作品、史传资料、民间传说、名胜古迹和民情风俗等为主要内容,同时要注重教材的编写,选择多种...
关键词:核心素养 屈原 宋玉 校本课程 
屈骚传统与刘禹锡湖湘诗的艺术特色
《文学教育》2020年第21期10-12,共3页高敏 李有梁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曾经被贬朗州、连州、和州等地,宦迹所至,常涉洞庭湖和沅湘一带,亦留下了大量立意新颖、通俗清新的以湖湘山水、风物、人文等为题材的诗歌。其湖湘诗继承和弘扬了屈骚传统,形成了奇崛尚怪的审美倾向,意象灵动,意境空...
关键词:刘禹锡 湖湘诗 尚怪 屈骥传统 
吴敏树诗文对屈原辞赋的接受被引量:1
《云梦学刊》2020年第3期55-63,共9页李有梁 
湖南省教育厅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近代岳阳籍文人群体的‘屈原情结’研究”(17K041)。
吴敏树以古文名家,诗歌成就亦不可小视。受地域和个人际遇等因素影响,其诗歌受屈原辞赋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往往借助屈原和《离骚》来浇灌胸中块垒,抒发悲悯情怀;二是其诗歌里"兰""芷""荷""湘灵"等美人香草意象俯拾即...
关键词:吴敏树 美人香草 屈原 辞赋 
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文学教育》2020年第14期66-67,共2页李有梁 朱子仪 
湖南理工学院2017年度校级学改革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的研成果。项目编号:2017B04。
目前,"一带一路"倡议早已渗透到高等教育领域,"文化类"课程也深受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对"文化类"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其改革路径主要有革新思想认识、增加授课内容、更新教学方法、编撰新版教材...
关键词:一带一路 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文化类"课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