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研究》

作品数:6465被引量:19979H指数:42
导出分析报告
《外国文学研究》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英文小说诗歌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作者:聂珍钊杨金才殷企平吴笛罗良功更多>>
发文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外国文学研究》投稿指南
《外国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外国文学研究》是一份建立在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基础上的学术期刊,主要发表国内外学者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本刊致力于学术自由与创新的追求,只刊发原创性学术论文。杂志官网现已全面升级,从2018年1月1日开始域名正式更改为http://fls.c...
关键词:专家匿名评审 学术自由 学术期刊 《外国文学研究》 学术研究成果 学术论文 原创性 国内外学者 
New Directions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iterature and Economics: An Interview with Paul Crosthwaite
《外国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Deng Yingling Paul Crosthwaite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9世纪英国海洋小说中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研究”(23JL006)。
Professor Paul Crosthwaite,from the School of Literature,Languages,and Cultures at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is a prominent scholar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of literature and economics.He is a co-editor of the...
关键词:the Economic Humanities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iterature and Economics new directions Paul Crosthwaite 
“审美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及其批判意义
《外国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11-22,共12页段吉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美学社会学转向问题研究”(23&ZD233)。
“审美资本主义”是当代西方学者提出的概念与理论问题,相比文化工业、后工业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信息社会、消费社会等,“审美资本主义”理论更加重视审美、资本与社会再生产的共谋及其耦合机制,它提出并集中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
关键词:审美资本主义 文化资本 审美品味 审美劳动 
《欧洲人》中的美国对华鸦片贸易与殖民扩张书写
《外国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23-33,共11页许梅花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美国文学中的早期对华贸易与帝国建构”(23YJC752023)。
在文学研究领域,美国对华鸦片贸易这段历史鲜少得到应有的关注。亨利·詹姆斯的小说《欧洲人》虽以欧美文化冲突为主旨,却含蓄地指涉了美国参与鸦片贸易的行为及立场。故事背景地波士顿的财富来源与鸦片贸易之间存在极大关联,同时,阿克...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欧洲人》 美国对华鸦片贸易 殖民扩张 
从理论修正到理论原创:谈外国文学研究的知识体系建构
《外国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34-39,共6页申丹 
在中国进行外国文学研究的知识体系建构,不仅需要本土意识,争取通过研究,来推动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学的发展,而且需要国际前沿意识,力求在国际上增强中国学者的话语权。就外国文论而言,由于各国文学具有某种程度的相通性,在国际上有影响...
关键词:外国文学研究 国际前沿 西方文论 理论修正 理论原创 
外国文学史书写与话语体系建构
《外国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曹顺庆 
外国文学史书写最突出的问题是长期存在“言必称希腊”现象,过分抬高以古希腊为中心的西方文学,忽略东方文学;相关论著广泛采用东西方文学二元对立的编写结构,在具体写作中存在重西方轻东方的倾向;论述时忽略文明互鉴史实,缺乏对话互鉴...
关键词:外国文学史 文明观 文明互鉴 西方中心论 话语体系 
论外国文学研究的诞生及其中国主体意识
《外国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高旭东 
中国古代就与印度及东亚国家有着频繁的交往,由于没有民族平等的观念而没有产生外国文学研究。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是在五四文学革命之后诞生的,然而其浓重的反传统与西化色彩遮蔽了中国的主体意识,不过深入研究还是能够发现其中的中国...
关键词:外国文学研究 诞生 主体意识 
中外文学的传播互鉴与归异平衡——以“中国非洲文学学”的建构理路为中心
《外国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50-58,共9页朱振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19ZDA296)。
文学传播从来不应是单向单一的,而应该是双向流动和交流互鉴的;不应是区分主流和非主流的,而应该是尊重和体现多样性的。因此,相关文学研究也就不应是对某一方的顶礼膜拜式或对某国理论的照搬套用式或跟风随大流式,而应该是立足各自本...
关键词:传播互鉴 平视思维 自为思维 平衡思维 归异平衡 
悲悯不是赠礼:从《舞会之后》解析文学的他异伦理
《外国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59-74,共16页刘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文论关键词‘事件’的中国进路研究”(24BZW012)。
他者思想在西方深具谱系,但将他者与伦理正面联系起来,主要则是从列维纳斯到德里达的处理。由此形成的他异伦理,需要证明自己也适用于一般被从他同角度理解的文学,《舞会之后》提供了解析他异伦理的精当文学案例。对这篇小说前后叙述情...
关键词:《舞会之后》 悲悯 赠礼 文学 他异 伦理 
玛丽安·摩尔反战诗歌创作中抵抗伦理的源与流
《外国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75-89,共15页何庆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普林斯顿诗歌与诗学百科全书》翻译与研究”(21&ZD280)。
玛丽安·摩尔反战诗的研究存在缺乏整体性的共性问题——要么将不同时期的反战诗割裂开来,忽视了其间的内在联系;要么孤立地研究摩尔的反战诗,忽视了摩尔的反战思想与诗人总体思想观念、诗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摩尔反战诗歌的抵抗伦...
关键词:玛丽安·摩尔 反战诗 抵抗伦理 内在转向 文化对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