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

作品数:8210被引量:3493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书屋》
主办单位: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最新期次:2023年12期更多>>
发文主题:书屋絮语文学小说诗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郑培民陈晓明杨经建张晓峰常立更多>>
发文机构:中共湖南省委员会湖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用美的教科书育美——《教科书美学》评介
《书屋》2023年第12期52-53,共2页石鸥 
美育以美育人,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人们总是在日常生活受到美的润泽与熏陶。教科书,是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并朝夕相伴之物,是学生接触美和发现美的直接来源。在人一生中最有创造力、最具可塑性的年纪,教科书发挥着巨大的美...
关键词:中小学生 以美育人 朝夕相伴 润物无声 引领作用 学术研究 日常生活 育美 
以诗人之眼观诗——读黄天骥先生《唐诗三百年》
《书屋》2023年第12期53-56,共4页陈晗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唐诗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然艺术欣赏本非易事,兼之世殊时异,今人欲读千年前的唐诗,难免有隔。黄天骥先生为一代学人之典范,其学术自不待言,早年已有《黄天骥诗词曲十讲》出版,今又有《唐诗三...
关键词:诗歌传统 中国文学史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艺术欣赏 天骥 诗歌创作 诗词曲 唐诗 
营一方“此心安处”
《书屋》2023年第12期56-57,共2页计纬 
三株顶天立地的古树,树身离得不近,树冠的枝叶却连成了一片,遮天蔽日。它们应该生在水边,因为树根处有或荷或萍的水生植物浮着,从树间,可以看见远处有一条小船,船头依稀坐着两个戴草帽的人。画面最左侧,题着“此心安处”四个字,钤古玺...
关键词:扬之水 顶天立地 心安 小品 
一帘飞瀑挂霓虹——《一生怀抱几曾开:湖湘文化点将录》读后
《书屋》2023年第12期58-59,共2页黄波 
湖南人杰地灵,更因岳麓书院“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之楹联而享誉全国。《一生怀抱几曾开:湖湘文化点将录》是长郡中学历史老师王强山先生的著作,这部书是他近些年在《书屋》杂志发表的文章的结集。由此可见此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说到历...
关键词:湖湘文化 岳麓书院 王强 吸引读者 写作角度 专业性 流水账 权威性 
苏轼过州
《书屋》2023年第12期60-65,共6页汤伏祥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黄州、惠州、儋州一瞥过,于苏轼来说,他的人生似乎永远在路上颠沛奔波,从眉州而来,行走于神州大地,最后谢于常州。回...
关键词:苏轼 黄州 作诗 坚韧 回望 
曾国藩三诫李鸿章以“诚”
《书屋》2023年第12期66-69,共4页吴敏文 
一,曾国藩与李鸿章是晚清和中国近代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在曾国藩身后,李鸿章继承其衣钵,成为晚清朝廷多事之秋时首屈一指的大臣,以至于在李鸿章故去之时,慈禧太后生出“此后国家有事,何人可以托付”的喟叹。曾国藩一生坎坷,仅秀才就...
关键词:李鸿章 慈禧太后 曾国藩 多事之秋 晚清 进士 道光 
《南渡北归》的流言蜚语
《书屋》2023年第12期70-73,共4页张耀杰 
岳南著《南渡北归》三部曲《南渡》《北归》《离别》2011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一度成为风靡大江南北的文史类畅销书。其第二部《北归》第六章《北大春秋》用“弃北大入内阁”“蒋梦麟辞别北大之谜”两个小节的篇幅,集中演绎1945...
关键词:湖南文艺出版社 郑天挺 蒋梦麟 出版发行 北京大学校长 程千帆 陈寅恪 北归 
新诗犹带故乡音——周策纵:弃园内外
《书屋》2023年第12期73-77,共5页李怀宇 
一2007年,我准备赴美采访一批华人学者,周策纵先生也在名单之内,不想尚未起行,便传来周公仙逝的消息。读其书而未访其人,甚憾。“弃园”是周策纵在美国威斯康星陌地生(Madison)的故居,后来也成为他的外号。为圆心愿,十年后我策划了《弃...
关键词:周策纵 华人学者 美国威斯康星 
宋版《李太白文集》
《书屋》2023年第12期78-81,共4页张建智 
中国研究李白的作品,最早版本为唐代李阳冰编成的《草堂集》十卷,早已散佚,无法看到。至今存世的文本,仅有北宋宋敏求增补刻本《李太白文集》三十卷,巴蜀书社曾在1986年据此影印。李阳冰所编李白的集子,到了南宋曾被复刻,国内已无藏。...
关键词:草堂集 宋敏求 巴蜀书社 李阳冰 《李太白文集》 最早版本 唐人文集 静嘉堂 
倾听人类的声音
《书屋》2023年第12期81-85,共5页韩秀 
一,喜欢听龚鹏程教授讲述他对于文学的诸般看法,但隔着千山万水,不是很容易办得到。好在,龚教授著述极丰,一部上、下两卷《中国文学史》就已经是极好的教材,值得细细研读。但是,听讲与正襟危坐读史书毕竟不同。听讲的乐趣就在于不但能...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龚鹏程 倾听 听讲 文学与文化 回味无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