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通报》

作品数:7754被引量:49417H指数:56
导出分析报告
《水土保持通报》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水土保持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土地利用黄土高原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作者:杨勤科李锐穆兴民李占斌焦菊英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土地利用冲突时空动态过程与多情景模拟——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
《水土保持通报》2025年第1期178-189,198,共13页白庆阳 程久苗 程超 吴九兴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市圈跨界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格局、机理与效应:以南京与合肥都市圈为例”(2208085MD86)。
[目的]探讨土地利用冲突的演变过程及其形成变化机制,为促进区域土地利用冲突缓解、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时空动态过程,从景观格局视角构建土地利用冲突识别模型,诊断芜湖市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5期土...
关键词:土地利用冲突 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 最优化地理探测器 多情景模拟 安徽省芜湖市 
不同回填技术下排土场土体裂缝的水分蒸发特征
《水土保持通报》2025年第1期190-198,共9页毛向荣 曹小平 吕刚 王诏立 李孟楠 孙琦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辽东水源涵养林区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XLYC200704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3105)。
[目的]探究排土场土体裂缝在经过不同回填技术处理后土壤的水分蒸发特征,为排土场土体裂缝的有效治理、促进生态环境修复和土地复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用土取自海州露天矿西排土场表面覆土,通过对土体裂缝进行模拟回填处理,采用...
关键词:土体裂缝 水分蒸发 回填技术 土壤水分 露天煤矿 
特高压输电工程植被恢复过程中树草种适宜性研究——以酒泉—湖南±800 kV直流输电工程甘肃段为例
《水土保持通报》2025年第1期199-207,253,共10页金子惠 耿文婷 李永红 安宁 徐宁 李正发 刘晓菊 成晓杰 
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项目“甘肃省不同地貌类型下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恢复措施植被种类特性研究”(GWTGY-012)。
[目的]开展输电工程植被恢复及适宜树草种筛选研究,为提升输变电工程植被恢复效率和质量、减少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降低生态恢复成本,保障电网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肃酒泉—湖南±800 kV直流输电工程甘肃段为例...
关键词:输变电线路 植被恢复 土壤理化性质 草树种筛选 
人工造林对冀北林草交错带土壤碳密度的影响
《水土保持通报》2025年第1期208-214,共7页王晓蕊 贾彦龙 许中旗 杨晨阳 崔红娜 黄晴晴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燕山北部山地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及其对森林经营措施的响应”(1023672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热变化对典型人工林不同林龄期木质部生长的影响”(2019YFF0303203)。
[目的]探究人工造林对冀北林草交错带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的影响,为提升该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御道口地区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和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为研...
关键词:人工林 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有机碳密度 华北落叶松 樟子松 
微塑料种类和尺寸对碳酸盐岩红土入渗过程及水力参数的影响
《水土保持通报》2025年第1期215-224,263,共11页陆丽霞 陈浩 王儒章 唐俊杰 杨世梅 刘冬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孔/裂隙水驱动下垦殖坝地土壤—表层岩溶带氮肥的快速流失机制”(42067004);贵州省优秀青年人才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YQK[2023]005)。
[目的]探究微塑料种类和尺寸对碳酸盐岩红土入渗过程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微塑料污染农田土壤的水文过程提供新的数据支撑。[方法]通过室内扁平土柱入渗模拟试验,采用定水头垂直入渗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550,150和50μm)的聚乙烯(PE)、...
关键词:碳酸盐岩红土 水分入渗 微塑料 模型拟合 HYDRUS-1D模型 
上覆碳酸盐岩红土层对磷石膏水分运移的影响及Green-Ampt模型模拟
《水土保持通报》2025年第1期225-234,共10页陈浩 刘冬冬 冯娜 杨娅 唐俊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孔/裂隙水驱动下垦殖坝地土壤—表层岩溶带氮肥的快速流失机制”(42067004);贵州省优秀青年人才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YQK[2023]005);贵州省水利科技经费项目(KT201803)。
[目的]分析上覆碳酸盐岩红土对磷石膏入渗特性的影响机制,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磷石膏堆场合理处置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扁平土柱入渗试验研究3种磷石膏容重(1.2,1.3,1.4 g/cm^(3))和3种上覆土层厚度(0,6,12 cm)对磷石膏水分...
关键词:覆土 磷石膏 水分运移 GREEN-AMPT模型 
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土壤中固碳微生物的群落与功能基因特征
《水土保持通报》2025年第1期235-243,275,共10页陆章欣 严飞扬 吴酬飞 史嘉仪 李鹏 赵明星 张宪翠 曾慧慧 张峰 
长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科学研究项目“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固碳增汇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ZJXRCX-2022-012);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2023R462022)。
[目的]分析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20 cm土壤性质和微生物菌群结构变化,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固碳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基因变化特征,为湿地生态系统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浙江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
关键词:湿地 固碳能力 固碳微生物 土地利用方式 
1985-2035年密云水库流域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演替格局与预测
《水土保持通报》2025年第1期244-253,共10页刘小丹 李垒 张洪 薛万来 刘可暄 薛晨旺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永定河(北京段)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技术与示范”(2018ZX07101005-03);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密云水库水生态安全优化调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Z221100005222013);2024年北京水务科技开放项目(SK-2024-001-STS)。
[目的]开展1985-2035年密云水库流域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演替格局与预测研究,为流域“双碳”目标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和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nVEST-PLUS模型对该流域1985-2020年碳储量时空演变格局...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InVEST模型 PLUS模型 生态系统碳储量 密云水库流域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大汶河流域碳储量评估及其脆弱性分析
《水土保持通报》2025年第1期254-263,共10页贾艳艳 张芳源 刘新龙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演变研究:以黄河下游大汶河流域为例”(ZR2021QD1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01658)。
[目的]探明大汶河流域碳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及其脆弱性,为促进流域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土地利用优化管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评估2000-2020年大汶河流域碳储量对土地利用转移的响应,并采用潜在影响...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碳储量 InVEST模型 脆弱性 大汶河流域 
不同空间尺度耕地利用转型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以湖南省为例
《水土保持通报》2025年第1期264-275,共12页杨君 刘畅 袁淑君 魏雨彤 王义博 谢佳轩 孟媛媛 余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维安全视域下耕地非粮化对耕地质量的影响机理及效应研究”(42301301);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部门联合基金项目“基于GWR的洞庭湖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023JJ60190)。
[目的]分析耕地利用转型特征和碳排放时空分布差异,探究各影响因素在耕地利用转型碳排放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耕地低碳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结合碳排放系数,从县区与5 km网格尺度揭示湖南省2000-2020年耕地利用转...
关键词:耕地利用转型 碳排放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