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评论》

作品数:11909被引量:6393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图书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社
最新期次:2025年3期更多>>
发文主题:书评出版图书评论图书出版界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程巍江晓原刘兵曾艳兵胡疆锋更多>>
发文机构: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文艺争鸣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为书写,写一篇“深情”却不“长情”的悼文——读《书写还有未来吗?》
《中国图书评论》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秦兰珺 
《书写还有未来吗?》是弗卢塞尔写给西方书写文化的悼文。该书从围绕书写的各种姿势入手,全面梳理了书写对西方文化结构的深层影响。但弗卢塞尔这么做,并非为了留住书写,而是为“拥抱未来”做好“告别过往”的准备。信息时代,书写在信...
关键词:书写 技术图像 装置 西方文化 
重思“创作”:人工智能时代的文论问题被引量:3
《中国图书评论》2024年第11期8-19,共12页曾军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新媒体艺术理论基本问题研究”(2023SKZD15)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文生文”“文生图”“文生音”“文生视频”等功能,初步具有了可以从事文艺活动的可能。如何站在媒介艺术史的长河中来定位“AI创作”?它与之前的计算机生成艺术有何异同?如何将“提示词工程”作为AI创作的“...
关键词:创作 人工智能 文论问题 
“城乡交叉地带”叙事与“悬浮社会”的空间认同被引量:1
《中国图书评论》2024年第2期8-18,共11页孙立武 
近三十年的“城乡交叉地带”叙事聚焦于城乡,构建了当代文坛的一个特殊的叙事空间。《土门》《无土时代》书写的是城市化进程中“原乡”失落的挽歌;《高兴》《还乡记》则呈现的是原乡的离散者穿梭于城乡之间的认同困境与精神还乡;《漂...
关键词:“城乡交叉地带” “悬浮社会” 空间与认同 城乡书写 
“无器官的身体”与当代生命关怀——重读莫言的《蛙》
《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第10期102-112,共11页张琳 
《蛙》是莫言面向中国当代社会现实勾勒的一部乡村计划生育发展史图谱,折射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中所历经的困难与挑战。在新世纪之初,回顾共和国建设历程中的人口发展决策,不仅是对那段特定历史情境的反思,也是莫言在现代性语境下,观察...
关键词:“无器官的身体” 生命关怀 现代性反思 莫言 《蛙》 
高校知识分子写作的力作与创作新面向——评阎真长篇小说《如何是好》被引量:1
《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第9期84-92,共9页刘艳 
当代知名学者作家阎真的长篇小说《如何是好》,可以说几乎写尽了“当下年轻人的困顿与坚持”,是瞩目从大学象牙塔走向社会的年轻人直面各种困境的成长叙事的现实主义长篇力作,堪谓作家又一本关于新时代里年轻人如何直面社会、解读人生...
关键词:《如何是好》 高校知识分子写作 心理现实主义 人物视点 
开放艺术史视野下视觉教养探究——评《见与不见:读图时代的视觉教养》
《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第8期122-126,共5页尹恒 梁靖霖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图像时代视觉污染的形成机制与治理路径研究”(20BH141)的阶段性成果。
《见与不见:读图时代的视觉教养》是王新多年来视觉文化研究心得的结晶。鉴于当代视觉文化盛行与泛滥的问题,该书以艺术史及艺术史学史为入思路径,对中西古今艺术图像展开了学理与趣味并重的比较与解读,提炼出了视觉教养的全新内涵,借...
关键词:读图时代 视觉文化 融通 视觉教养 五眼说 
让理论穿透现实,或作家型学者的文学性——汪民安的两本书阅读札记
《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第7期38-49,共12页赵勇 
汪民安的《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情动、物质与当代性》是来自生命体验的理论书写,而他对理论的通透把握和有趣运用,既盘活了理论,也让理论具有现实穿透力。同时,作为作家型学者,他也是60后学人中最具文体意识并且能把理论文章写得...
关键词:汪民安 生命体验 现实穿透力 文学性 
早期创造社的宇宙观与科学隐喻被引量:1
《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第5期48-57,共10页丛子钰 
创造社成员在开始创作前,多在日本留学期间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如医学、地质、军事等,并受到了近代科学观的影响。“创造”概念既是神话宇宙观的产物,同时也是科学宇宙观的产物之一。在创造社成立前,其奠基者郭沫若、田汉与美学家宗白...
关键词:早期创造社 宇宙观 科学隐喻 
推进“文学政治学”建构的又一力作——评刘锋杰《“文学政治学”十形态论》
《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第5期94-104,共11页王洪岳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元现代文论研究”(19FZWB039)阶段性成果。
文学政治学是近年来由我国学者刘锋杰提出并进行创构的一个文论分支学科。在10多年前,他就提出了这一概念和分支学科。在新著《“文学政治学”十形态论》中,他总结、提炼出中西10种典型形态,并进行了深入的学理探析和理论升华。这样的...
关键词:刘锋杰 文学政治学 文论话语创新 文学想象政治 文学正义 
作为“预流”的编年史及相关问题——评陈思广《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编年史(1922—1949)》
《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第3期102-111,共10页刘锐 杨联芬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规划项目“中国现代女性主义理论思潮与文献整理研究(1900—1949)”(19YJA751047)。
陈思广《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编年史(1922—1949)》是近年文学编年史中涌现的新成果,它设置“梗概”与“按”并置的体例,保证了编年史的工具性和文学本位,而其中所呈现的著者长期以来在编年与史论两方面相互推进的深耕、积累对其文学编年...
关键词:长篇小说 编年史 工具性 文学本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