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研究》

作品数:473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巴金研究》
主办单位:泉州黎明大学
最新期次:2008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作家现代文学文学《随想录》文学评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姜小玲李存光唐金海陈熙涵赵兰英更多>>
发文机构:文汇报复旦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新华通讯社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父亲靳以与《收获》的诞生
《巴金研究》2008年第1期34-37,共4页章洁思 
创刊伊始 日历翻回半个世纪,1957年。1957年7月2413,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本大型文学期刊《收获》创刊了。这本沉沉厚厚容纳70万字,共有320页的袭志主编之一,就是我的父亲靳以。
关键词:《收获》 父亲 文学期刊 新中国 创刊 
我收藏的《雷雨》与《日出》初刊本
《巴金研究》2008年第1期38-41,共4页谢其章 
《文学季刊》《文季月刊》这两种现代文艺期刊,巴金都曾身体力行地参与其编辑事务。《文学季刊》《文季月刊》的成就与巴金等杰出文艺人士的编辑工作分不开。谢其章先生在下面文章里谈他所收藏的现代话剧《雷雨》《日出》的初刊本,便...
关键词:《日出》 《雷雨》 刊本 收藏 《文学季刊》 文艺期刊 编辑工作 现代话剧 
《一粒麦子落地》值得关注
《巴金研究》2008年第1期42-42,共1页文蔚 
七十多年前,巴金在《新生》的结尾有这样一段很著名的话:“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巴金说过:“我一刻也不停止我的笔。它点燃火烧我自己,到了我成为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感情也不会...
关键词:麦子 落地 《新生》 巴金 
1985年成都“四老”研讨会剪影
《巴金研究》2008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情做血脉理做魂——巴金的创作思维初探
《巴金研究》2008年第1期2-10,共9页贾玉民 
文学创作首先需要强烈的感情。这是人所共知的规律。但是,创作同时又离不开意识活动,理性思维必然是或隐或显、或强或弱地发挥着一定作用。正如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所说,小说家在创作时要“动用所有理性和非理性的、叙述...
关键词:创作思维 巴金 理性思维 小说家 文学创作 意识活动 昆德拉 非理性 
屠格涅夫与《父与子》及《父与子》与巴金
《巴金研究》2008年第1期11-15,共5页王圣思 
屠格涅夫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俄罗斯伟大作家,美国小说家和评论家亨利·詹姆斯称他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在俄国,他创作的六部长篇小说被誉为是19世纪俄罗斯社会生活的艺术编年史。我觉得,最能体现他艺术风格的是《贵族之家》,但文...
关键词:《父与子》 屠格涅夫 俄国文学史 巴金 《贵族之家》 长篇小说 艺术风格 小说家 
那一份诚挚的友情
《巴金研究》2008年第1期16-17,共2页梦之仪 
今天我又拿出了巴金的《随想录》,只为了重读一遍《怀念方令孺大姐》。这篇文章我看过几次,但当我读到“我确实感到了友情的温暖”时,我的双眼不觉有些湿润了。
关键词:友情 诚挚 《随想录》 巴金 
方令孺的一篇佚文
《巴金研究》2008年第1期18-19,共2页桑农 
据报道,新出版的巴金研究集刊卷二《一粒麦子落地》中,首次披露了方令孺致巴金、萧珊的十八封书信。这些书信写于1959至1966年间,“当时方令孺在杭州,担任浙江省文联主席。周围的许多作家都在写‘大跃进’等题材,方令孺也很想参与...
关键词:《文汇读书周报》 佚文 巴金研究 知识分子 书信 浙江省 大跃进 萧珊 
靳以、曹禺是换帖兄弟
《巴金研究》2008年第1期20-21,共2页董桥 
张充和那幅工楷《归去来辞》卷末题记说明是“应黄裳先生三十年前转托靳以之嘱”。我在北京找到那幅字,写张充和的小文中提到了,新书《甲申年纪事》还赶得及收为最后一张插图。近几个星期我收到几封信都说起靳以,一封说名字似曾相识...
关键词:曹禺 兄弟 《归去来辞》 文学作家 短篇小说 《雷雨》 甲申年 黄裳 
那一次,我们没见到巴金——关于“四老”研讨会的记忆
《巴金研究》2008年第1期22-26,共5页辜也平 
我是由于投稿得到四川将召开有关巴金的研讨会的消息的。1982年春,我把已提前完成的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关于巴金与无政府主义的问题》寄给了四川省社科联和四川省社科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研究》杂志:同年秋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福建北...
关键词:巴金 四川省社科联 《社会科学研究》 记忆 本科毕业论文 师范专科学校 大学毕业 无政府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