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季刊》

作品数:51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艺红陈军吉崇敏石在中陈丽平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扬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古典文学知识》《书城》《文学教育》《炎黄纵横》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蘩漪的扮演者——赵慧深
《新文学史料》2022年第4期175-178,共4页李涛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上海剧艺社演出史研究(1938—1948)”(课题批准号:2020BWYO31)的阶段性成果。
曹禺的《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剧作品,在戏剧舞台上常演不衰,一代又一代的戏剧工作者,用他们各自的理解,塑造着作品中的人物,体现出经典的魅力。——这也是《雷雨》研究的一个视角。《雷雨》发表于1934年7月《文学季刊...
关键词:中国旅行剧团 中国现代文学史 《雷雨》 蘩漪 戏剧工作者 扮演者 戏剧舞台 《文学季刊》 
“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巴金与曹禺
《档案春秋》2022年第7期17-19,共3页张守涛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干载其一乎!”此话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也是曹禺到上海过春节时在巴金家里说的一句话。 这句话非常准确地反映了曹禺和巴金的关系,他们的确是“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在中国文学史上非常...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文心雕龙》 靳以 文学刊物 巴金 曹禺 知音 《文学季刊》 
《雷雨》:关于命运的夏之诗--『名作中的夏天』之二
《博览群书》2021年第7期62-66,共5页别海佩 
1933年《雷雨》创作完成后,曹禺将稿件交给好友靳以。因属熟人来稿,靳以不便贸然推荐,所以稿件暂时压在编辑部。一次偶然的机会,靳以得以向巴金提起该稿,巴金看后当即决定把《雷雨》一次刊登在1934年7月出版的《文学季刊》第三期上。194...
关键词:《雷雨》 靳以 《蜕变》 巴金 曹禺 《文学季刊》 命运 
一个朋友一辈子
《保健与生活》2020年第24期56-56,共1页张达明 
23岁那年,正在清华大学求学的曹禺写出了他的第一个剧本《雷雨》,也因此结识了巴金。当时,巴金在《文学季刊》任编委,曹禺起初并不是把《雷雨》交给巴金,而是给了他在南开中学上学时最好的同学靳以。对此,曹禺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靳...
关键词:靳以 《雷雨》 南开中学 巴金 曹禺 《文学季刊》 剧本 清华大学 
曹禺巴金,一个朋友一辈子
《做人与处世》2020年第22期42-43,共2页张达明 
23岁那年,正在清华大学求学的曹禺,写出了他的第一个剧本《雷雨》,也因此结识了巴金。当时,巴金在《文学季刊》任编委,曹禺起初并没把《雷雨》交给巴金,而是给了他在南开中学上学时最好的同学靳以。对此,曹禺说:“靳以也许觉得我和他太...
关键词:靳以 《雷雨》 南开中学 巴金 曹禺 《文学季刊》 剧本 清华大学 
《雷雨》在这里被发现
《现代阅读》2018年第10期36-36,共1页罗雪村 
《雷雨》是著名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发表于1934年7月《文学季刊》。该剧情节扣人心弦、语言精炼含蓄,人物各具特色,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
关键词:《雷雨》 《文学季刊》 中国话剧 1934年 语言精炼 现实主义 剧作家 曹禺 
《文学季刊》和20世纪30年代的“学院”与“文坛”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8年第2期124-131,共8页徐旭敏 
现代文学史中,'学院'和'文坛'具有密切的关联。新文学运动的早期发起者,大多具有高校教师或学生的'学院'身份。大学校园也因其文化资源和氛围上的优势,成为推动新文学的重要阵地。其原因之一,是新文学运动的发生地北京具有教育资源上的...
关键词:左翼作家 学院派 郑振铎 新文学运动 《文学季刊》 季羡林 文化界 
走向开放包容的左翼文学阵营——《文学季刊》及其相关刊物考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3期180-195,共16页黄艺红 
三十年代的"文学"系列杂志包括上海的《文学》、北平的《文学季刊》《水星》及至后来上海创办的《文季月刊》《文丛》《烽火》。北上而后南下的《文学季刊》及其后续刊物以潜在的左翼立场和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与非左翼文学的沟通合作,...
关键词:左翼-准左翼文学阵营 《文学》 《文学季刊》 《水星》 
刘大任的晚期风格被引量:1
《读书》2018年第2期128-131,共4页张莉 
对于大陆读者而言,小说家刘大任未免有点儿陌生。他出生于一九三九年,是台湾左翼现代主义重要作家之一,一九六。年,当他还是台大哲学系学生时,就在《笔汇》发表《逃亡》,从而进入台湾文学界,并且参与了《剧场》及《文学季刊》的...
关键词:风格 晚期 《文学季刊》 现代主义 《逃亡》 编辑工作 小说家 哲学系 
茅盾和郑振铎对左翼文学“左”倾思想之修正*--以《文学》《文学季刊》的创办为例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7年第4期59-65,共7页黄艺红 
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930年代的左翼文学与北方文坛的重振研究”阶段性成果
成立初期的左联因受"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要求盟员写标语、撒传单,走上街头参与革命运动。激进的斗争方式导致盟员的身份暴露,左联出版的机关刊物也因为鲜明的政治立场,不断遭到查封,这些都给左联带来近乎毁灭的打击。为争取左翼文学...
关键词:茅盾 郑振铎 左翼文学 “左”倾 《文学》 《文学季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