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以

作品数:128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石健石健曹树钧钟游嘉吴敏更多>>
相关机构:玉溪师范学院吉林大学吉林体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上海是如何诞生的?——以《上海解放十年》为中心
《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2期155-161,共7页朱婧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上海复兴和文学研究”(22HQA10)研究成果。
195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也是上海解放1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节日,上海各报刊发起了上海解放十年征文,发动群众以散文、特写的形式,来记录上海十年各个时期,各个方面的斗争。”(1)1960年4月,征文选集《上海解放十年...
关键词:专业作家 茹志鹃 黄宗英 靳以 十年 群众文艺创作 巴金 生产方式 
黄裳求字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适读)》2024年第3期16-16,共1页唐西风 
学术大师黄裳喜欢收集名人墨宝。1947年,黄裳看到了张充和的书法,非常喜欢,就想向她求字。但他和张充和女士不熟悉,便托靳以向张充和女士求字,后来,张充和女士还没来得及给黄裳写,就到美国去了。时间一晃过去了30多年。1982年,卞之琳访...
关键词:卞之琳 靳以 黄裳 学术大师 张充和 故人 美国 喜欢 
当作家们提笔写美食写的都是人情
《四川烹饪》2024年第2期94-95,共2页王小贝 
现代文学家章靳以之女章小东,在二十世纪80年代远渡异乡,前往美国与丈夫团聚。初到美国,一顿二十多人参与的餐会,让章小东感受到了来自留学生群体的温暖。大家在异国他乡彼此帮衬,连一顿接风宴都是各自带着食物前来。章小东通过食物了...
关键词:留学生群体 章靳以 食物 文学家 
巴金的家教:润物细无声
《慈善》2023年第1期70-71,共2页涟漪 
“这不是我的交友之道”巴金和靳以受中国作协书记处委托,晚年创办并共同主编了大型文学刊物《收获》。当时,靳以还担任着上海市文联、上海作协的常务副主席,但他仍每天都到编辑部上班,和大家一起组稿编稿。巴金则不领工资,也从不到编...
关键词:《收获》 中国作协 靳以 文学刊物 交友之道 巴金 领工资 
《收获》年谱(上):一九五七年——二〇〇〇年
《东吴学术》2022年第6期120-149,共30页邢丽凤 
一九五六年三月中国作协第二次理事会议的召开、四月“双百方针”的提出以及本年底中国作协召开的关于期刊的会议和有关领导随之对大型期刊的提议,为《收获》的酝酿和筹备提供了充足的主客观条件。一九五七年七月二十四日,新中国第一本...
关键词:《收获》 中国作协 陈白尘 艾青 靳以 周而复 刘白羽 郑振铎 
三十年的承诺
《做人与处世》2022年第22期35-35,共1页曹山 
作家黄裳喜欢收集时贤的书法,他听人说沈从文的毛笔字写得很好,便托好友靳以寄了一张笔纸到北京去请沈从文写字,不久寄来了,乃三人合书:沈从文、张充和、杨振声。
关键词:沈从文 杨振声 靳以 毛笔字 张充和 三十年 
身为书封设计者的鲁迅
《时代邮刊》2022年第18期62-62,共1页张家鸿 
世人皆知鲁迅是小说家、杂文家,知其是书籍装顿设计家的人甚少。在现代出版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尚未形成,作家们常常既是作者,也是编辑,有时候也是出版人。这样的情景不独出现在鲁迅身上,《新青年》编辑部同仁中所在多有...
关键词:杂文家 《新青年》编辑部 郑振铎 专业化分工 靳以 朋友圈 巴金 陈独秀 
丰子恺三绘《漫画阿Q正传》
《老年博览》2022年第8期29-29,共1页崔鹤同 
丰子恺一直关注鲁迅。他认真阅读鲁迅的小说,并着手以漫画的形式再现鲁迅的小说。1937年春,丰子恺以鲁迅小说《阿Q正传》为素材创作了54幅漫画,后交由上海的一家印刷厂印刷。不料印刷期间遭日寇轰炸,原稿全部毁于一旦。1938年春,《文丛...
关键词:阿Q正传 文学刊物 靳以 丰子恺 文丛 鲁迅的小说 漫画 巴金 
“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巴金与曹禺
《档案春秋》2022年第7期17-19,共3页张守涛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干载其一乎!”此话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也是曹禺到上海过春节时在巴金家里说的一句话。 这句话非常准确地反映了曹禺和巴金的关系,他们的确是“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在中国文学史上非常...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文心雕龙》 靳以 文学刊物 巴金 曹禺 知音 《文学季刊》 
巴金先生几件事
《莫愁(时代人物)》2022年第4期54-55,共2页涟漪 
家教是上辈人对下辈人的言传身教。93岁的原《收获》编辑彭新琪,回忆起巴金生前的几件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低调、自律和风骨传承。“这不是我的交友之道”巴金和新以受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委托,晚年共同创办并主编大型文学刊物《收获...
关键词:《收获》 巴金先生 中国作家协会 文学刊物 交友之道 靳以 言传身教 风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