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史志》

作品数:327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河洛史志》
主办单位: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最新期次:2006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洛阳市志》地方志编纂工作《洛阳年鉴》地方史志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作者:陈桥驿许还平赵振华丁毅华张鸿昌更多>>
发文机构:浙江大学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洛阳古代艺术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市长连维良强调:要搞好编鉴修志 记录发展历史 提高洛阳知名度
《河洛史志》2006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6月17日上午,洛阳市人民政府召开会议,中共洛阳市委副书记、洛阳市人民政府市长连维良听取市商贸口各部门年度目标和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在听取了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孙凤让关于史志工作的汇报后,连维良说,史志办是个很清贫的单位...
关键词:发展历史 洛阳 修志 市长 知名度 市人民政府 强调 史志工作 情况汇报 市委副书记 
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获“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河洛史志》2006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4月1日上午,全国地方志系统表彰先进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获得由国家人事部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授予的“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河南省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修志单位。
关键词: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荣誉称号 先进集体 地方史志 办公室 洛阳市 系统 北京人民大会堂 国家人事部 河南省 
导读语絮
《河洛史志》2006年第2期1-1,共1页
2006年5月18日,是中国方志事业值得永志不忘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67号令,公布《地方志工作条例》,并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地方志工作正式纳入了法...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地方志工作 地方志事业 导读 国务院总理 法制化建设 温家宝 发展史 中国 
地方志工作条例
《河洛史志》2006年第2期3-4,共2页
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方志,发挥地方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制定本条例。
关键词:地方志工作 优秀文化传统 经济社会发展 中华民族 
是党领导了陇海铁路大罢工
《河洛史志》2006年第2期5-9,共5页刘公直 
对于1921年11月17日以洛阳为起点爆发的陇海铁路大罢工,党史界和工运史界历来认为是工头领导的,或说是工人自发的,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关。理由是,罢工爆发时,陇海路上尚无党的组织和党员活动。罢工爆发后,北京和武汉党组织虽派...
关键词:党的领导 陇海铁路 罢工 回忆文章 党的组织 领导工作 文字记载 党组织 李大钊 爆发 
西汉至隋朝北方强势民族兴衰罔论——兼谈洛阳古代石刻少数民族姓氏及民族融合
《河洛史志》2006年第2期9-13,共5页吴建华 
汉魏时期,居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北方少数民族的构成发生了变化,西北方的秦州、凉州,北方的并州、梁州、幽州等地汉族与少数民族有较为普遍和谐的杂处。内迁的结果不仅直接改变了中原的民族结构,也促进了中华各民族之间的...
关键词:北方少数民族 民族融合 强势 姓氏 石刻 古代 洛阳 兴衰 隋朝 西汉 
白居易遗迹及白氏后裔分布
《河洛史志》2006年第2期14-16,共3页白剑 
唐代大诗人自居易晚年定居洛阳18年,与洛阳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自居易去世后,遗命家人将其安葬在龙门东山琵琶峰,子孙世居洛阳。现将自居易在洛阳的遗迹及白氏后裔的分布情况介绍如下:
关键词:后裔 遗迹 白居易 自居易 分布情况 洛阳 
陆姓渊源与分布
《河洛史志》2006年第2期17-18,共2页辛硕 
陆姓出自陆乡,源于妫姓,发于洛阳,散布于诸多民族。
洛川赋
《河洛史志》2006年第2期19-20,共2页赵方平 
余尝漫步长堤,游于洛涣。赏碧水清波,芳堤翠柳;观芳园溢彩,洛浦笼烟。眄洛川之溶溶,爽余心之惬惬。留连忘返,浮想联翩,欣然命笔而为之赋。
力挽狂澜定乾坤——北魏冯太后刷新弊政随想
《河洛史志》2006年第2期21-23,共3页闫荣甫 
《南北朝始末》第12、13回载,公元5世纪40年代,魏道武帝拓跋硅建立的北魏王朝走向衰败。12岁登基的拓跋浚治国无术,安邦无方,致使朝纲混乱,上下贪污成风;加之天灾频发,致使国库匮乏,民不聊生。此时,手握兵权、野心勃勃的丞相...
关键词:太后 北魏 随想 弊政 乾坤 40年代 南北朝 道武帝 皇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