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读》

作品数:252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壹读》
主办单位:丽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最新期次:2018年12期更多>>
发文主题:纳西族组诗诗歌当代文学扶贫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张伟锋陈秀珍范斌郝云华阿来更多>>
发文机构:云南大学中国作家协会云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上苍赐予的园地里(外一篇)——走近王志泓先生艺术人生
《壹读》2018年第12期94-100,共7页王德炯 
大凡自学成才之人,其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坎坷经历。王志泓先生也不另外,年逾花甲的他,虽然已成为在多种艺术领域均有建树的名家和领军人物,但与真正意义上的学院派是并无缘份的,他的童年、少年时代,和丽江大研古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
关键词:艺术人生 王志 园地 大研古城 内心情感 自学成才 领军人物 少年时代 
卡瓦格博之子——读杨增适先生散文手记
《壹读》2018年第12期100-104,共5页
卡瓦格博是什么?是地球之奇观,大自然之杰作。卡瓦格博峰,为太子雪山主峰,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处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地区,海拔6740米,是云南省第一高峰,是全世界公认的最美丽的雪山,被誉为“雪山之神”。
关键词:卡瓦格博 “三江并流”地区 世界自然遗产 手记 散文 大自然 雪山 云南省 
九河民族文化资源保护调查与研究
《壹读》2018年第12期105-118,共14页李惠文 
行系统、规范、科学化地进行保护。于是,在九河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文化站的配合下,我们白族学会的几位同志多次深入村寨不断走访了解,多方收集资料进行了调查和思考,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九河乡地处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的西南...
关键词:文化资源保护 民族乡 少数民族地区 农业人口 村民委员会 玉龙县 纳西族 收集资料 
丽江古城黄山村
《壹读》2018年第11期90-96,共7页牛耕勤 
“狮子斩腰”丽江古城黄山村,纳西语称“瓦古”,也就是汉语“坡头”或“坡上”之意,因它座落在狮子山坡上而所得地名。狮子山又称“黄山”,在明代木土司时就有此汉名,《徐霞客游记》中就有“黄峰”的记录。狮子山是民间的称谓,是与丽江...
关键词:丽江古城 山村 《徐霞客游记》 狮子山 纳西语 黄山 
黎明沧桑凝丹霞——黎明丹霞旅游文化
《壹读》2018年第11期97-104,共8页杨世瑜 
丽江玉龙黎明丹霞展布于金沙江“长江第一湾”之西岸,老君山东麓半山腰。黎明地质体为丽江最古老的石鼓群变质岩系之上,叠加年轻的丽江组红色岩系的双层结构的地质单元。石鼓群在河谷中侵蚀出露呈现灰色斜坡谷地,其上覆的丽江组同时遭...
关键词:丹霞 旅游文化 双层结构 丽江  金沙江 旅游地 石鼓 
从消费者心理浅谈广告创意表现
《壹读》2018年第11期105-109,共5页陈秀珍 
广告设计发展到今天,除了拥有更多的技术手段实现令人瞠目结舌的广告画面,在大街小巷吸引着不同的消费者之外,更重要的是很多平面广告已经成为视觉负担,不但不能有效地传播信息,还会给人以厌恶感,而如何优化产品形象,设计一个有效又具...
关键词:消费者心理 广告设计 创意表现 广告画面 平面广告 传播信息 产品形象 负担 
故都的“故”——《故都的秋》新解深读
《壹读》2018年第11期110-113,共4页刘莉 
我所任教的丽江市古城区一中以教研立教学,常年坚持在学校内部组织教师开展教研,通过“课堂教学比赛”“三段两反思”“优质课堂”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要数“磨课”——一篇课文,从不同角度...
关键词:《故都的秋》 “故” 教研活动 教学活动 内部组织 教学比赛 教学水平 教学技能 
朴素而绚丽的你
《壹读》2018年第11期114-118,共5页和丽琼 
朴树,朴树,朴素得就像一颗大树,在这天地间默默的矗立着,迎着太阳舒展,随着风雨飘摇,伴着星辰沉默。这一切,无法抹去它自身携带的光泽与力度,它是不一样的存在。
关键词:朴素 朴树 天地 
爱的坚守
《壹读》2018年第10期13-15,共3页和玉玲 古城区基层模范宣讲团 
1959年的那个夏天,对于大研街道七一社区的赵亮菊家来说,是一个阴霾笼罩的夏天。赵亮菊5岁的哥哥在跟随爷爷出去钓鱼的时候,不小心走失了。全家人焦急万分,四处奔走,寻找孩子,这一找就是几个小时。终于,在康仲村的一个坟头,他们找到了...
关键词:1959年 精神失常 行为能力 夏天 孩子 街道 分担 
把爱镌刻在永远的杏坛上
《壹读》2018年第10期15-16,共2页徐丽源 古城区基层模范宣讲团 
1938年,一个小男孩出生在寨后上村的一户人家,在那个饥寒交迫的年代,家里吃不饱、穿不暖,羸弱的他常常生病,个头比弟弟还小,父亲说:“你这身体干不了农活,还是念书去吧。”家里节衣缩食供他念书,1956年,他考上了昆明师范学校。可是家里...
关键词:课余时间 师范学校 农村教育  回家 生病 学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