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

作品数:3995被引量:8078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博物馆》
主办单位:中国博物馆协会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博物馆博物馆事业博物馆学博物馆工作陈列展览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发文作者:严建强张文立史吉祥周婧景陆建松更多>>
发文机构:故宫博物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中国博物馆的业务主管制与策展人制度:两种知识脉络的形成、发展与碰撞
《中国博物馆》2025年第1期28-35,共8页汪彬 
源于西方的curator概念在当代中国博物馆领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知识脉络。第一种与1980年开始的业务体制改革和业务主管制的实行有关,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背景下形成的,curator在此被理解为“业务主管”。第二种与2008年开...
关键词:当代中国博物馆 业务主管制 策展人制度 CURATOR 
空间转型视角下博物馆传承传统文化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路径
《中国博物馆》2025年第1期36-43,共8页延书宁 王秀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博物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研究”(项目批号:20CKS050)研究成果。
博物馆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主体。空间社会学为探讨当代博物馆文化传承功能提供了思想借鉴,结合空间转型理论可以揭示出,从现实空间到混合空间的本体转型、从展示空间到对话空间的结构转型、从收藏空间到记忆空间的价值转型构...
关键词:博物馆 空间转型 在场化展示 在地化复现 在线化表达 文化传承 
主编絮语
《中国博物馆》2025年第1期3-3,共1页
上一次的主编絮语,写在《中国博物馆》2022年的第一期,当时本刊刚刚开始由季刊转为双月刊。倏忽之间,两年过去了,那篇絮语中谈到的与办刊相关的主要方面,都有差强人意的进步与收获,但在编辑部实体化建设方面的效果,不尽人意。为此,经中...
关键词:中国博物馆协会 编辑部实体化 主编絮语 双月刊 
立足教育的博物馆(笔谈)
《中国博物馆》2025年第1期4-13,共10页赵丰 步雁 周靖程 肖海明 
全球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定位正经历一个历史性的跃升——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为主题,这是全球文博界的战略共识。2025年新年伊始,中国博物馆界迎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重要理念十周...
关键词:教育成果 终身学习 体系建构 文博考古论衡 教育功能 
博物馆学习的文化本质与学习型社会建设
《中国博物馆》2025年第1期14-20,132,共8页刘卫华 
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大学校”的育人作用,应充分认识博物馆学习的文化本质,理解博物馆学习所具有的观众主体性、以文物为核心的探索性、超越知识的综合性、开放环境下的沉浸性以及过程的动态生成性等特点,从而摆脱学校课堂学习的惯...
关键词:博物馆学习 文化本质 学习型社会建设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化展示与阐释——“大博物馆”理念下的考古遗址类世界遗产展示体系探索
《中国博物馆》2025年第1期21-27,132,共8页付梓杰 王珏 燕海鸣 
中国博物馆协会“腾博基金”资助项目“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化展示阐释现状评估”(项目编号:TCMA-2022-2.2-1)的研究成果之一。
通过对我国考古遗址类世界遗产及其博物馆的展示阐释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其规划编制、本体和环境展示、博物馆建设、解说传播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阐释不够,环境展示深度有限,早期遗产地展示理念与手段滞...
关键词:世界遗产 考古遗址 博物馆化 展示阐释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科普趣味展示新实践——以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青花秘境”特展为例
《中国博物馆》2025年第1期102-108,共7页邹媛 方婷婷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青花秘境”特展构建“遗址-展馆-街区”三位一体的全域展示体系,运用考古学研究成果转化、跨媒介叙事手法、数字交互技术三重创新策略,将青花瓷考古研究成果转化为可视化展陈语言;通过装置艺术、多媒体影像、沉浸式...
关键词:考古遗址博物馆 展览 科普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 
南宋德寿宫遗址数字化阐释的实践路径与机制
《中国博物馆》2025年第1期109-117,共9页孔非非 夏子禾 
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讲好中国故事’导向下文化记忆机构数字叙事协同机制研究”(立项号:24CTQ015)的阶段性成果。
以南宋德寿宫遗址的数字化阐释实践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探讨了数字技术在遗址阐释中的应用路径及其实践机制。在德寿宫遗址数字化复原阐释过程中,构建了以遗址价值为核心的“二重证据”复原研究体系,形成以“语境化阐释”为框架的本体与...
关键词:南宋德寿宫遗址 遗址数字化 遗址博物馆 文化遗产阐释 
三年来国际博物馆协会战略计划执行述评
《中国博物馆》2025年第1期118-125,133,共9页杨希彦 
国际博物馆协会(简称国际博协或ICOM)是国际博物馆界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国际非政府组织。2022年,国际博协召开第26届大会,随之发布了2022至2028年战略计划,并据此开展相关工作。通过对国际博协近年代表性活动、项目等进行梳理和总结,可...
关键词:国际博物馆协会 ICOM 战略计划 国际组织 
迪拜辛达加博物馆的守护与传承——基于创新力视角的历史建筑再生策略
《中国博物馆》2025年第1期126-131,共6页李黎 
迪拜湾辛达加博物馆在历史建筑保护中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并注重传统工艺的运用及其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利用多渠道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功能转换与创新性保护利用方面、在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依托历史...
关键词:辛达加博物馆 历史建筑保护 文化遗产传承 功能转换 创新利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