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城》

作品数:2867被引量:7054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名城》
主办单位:中国名城杂志社
最新期次:2025年3期更多>>
发文主题: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遗产城市更新乡村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作者:张鸿雁周武忠胡小武石坚韧张敏更多>>
发文机构: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中国园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夜间步行安全感偏好的街道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以苏州市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为例
《中国名城》2025年第3期62-71,共10页毛媛媛 宁悦乔 寇琴 黄舒琪 王灿 文瀚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犯罪预防的城市街道空间环境要素甄别及影响机制研究”(编号:5177838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偏好分析和行为模拟的城市养老机构布局规划研究”(编号:52208078)。
安全感对心理健康、步行行为和出行决策至关重要,夜间安全已成为城市夜间活力和街道可步行性的核心需求。通过叙述性偏好法调查夜间步行者的环境选择偏好,构建离散选择模型,量化分析影响安全感的关键街道环境要素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治...
关键词:夜间 步行安全感 街道 苏州市独墅湖科教创新区 
商业综合体户外步行活动空间品质评价及优化策略——以沪宁地区3个样本为例
《中国名城》2025年第3期87-96,共10页张芳 郑云豪 朱柳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小街区重构中的外部空间多变量数字化分析与评价”(编号:51808365);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共生理论视野下的商业文化街区立体化构建探索”(编号:SJCX21_1383)。
随着体验经济的兴起,商业综合体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名片,其空间品质与体验构建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户外步行活动空间作为商业空间的延伸,直接影响着商业综合体的对外形象和活动体验。研究选取沪宁地区典型的商业...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 户外空间 主客观评价 优化策略 
苏州太湖圩区治理与沿湖空间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名城》2025年第2期11-18,共8页叶露 唐嘉慧 王慧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度城镇化地区乡村公共生活空间适老化机制与优化策略”(编号:5247802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城乡融合视阈下先发地区乡村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编号:20YJC840039)。
苏州太湖圩区作为长三角重要生态文化节点,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面临圩区治理和沿湖空间发展的双重挑战,亟须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实现生态安全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系统梳理了圩区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水利系统衰退与生态...
关键词:苏州太湖圩区 圩区治理 发展对策 生态文明 
城市文化遗产片区保护与活化的全要素治理路径研究——以广州市传统中轴线地区连片保护规划为例
《中国名城》2025年第2期34-41,共8页朱晖 李哲林 李璐颖 刘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大都市环境绅士化的测度、机制与效应”(编号:42071176);广州市2024年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产业赋能广州城市更新研究”(编号:2024GZYB35)。
立足新时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全域全要素统筹要求,在规划范式转型背景下,梳理总结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内容在体系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实施层面存在的局限性,从全要素治理角度提出兼具技术方法、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维度的历史...
关键词:文化遗产片区 遗产保护与活化 全域全要素 广州市传统中轴线地区 
功能协同视角下城市遗址的保护和利用路径研究
《中国名城》2025年第2期55-62,共8页杜伏淋 陈洋 江龙翔 王军涛 叶骏 
立足于功能协同的研究视角,以重庆多功城遗址为研究实例。研究目的为化解遗址与城市二者在空间、文化、产业功能3个方面的现状困境。利用协同理论的思想引导探索遗址与城市在以上三方面功能的有序性的形成过程。在协同思想的影响下,构...
关键词:功能协同 城市遗址 活态保护 价值利用 多功城遗址 
国内遗产廊道的研究综述——内涵特征、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
《中国名城》2024年第12期48-54,共7页陈晓刚 田洪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宜居城乡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以西南山地为例”(编号:52238003)。
遗产廊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对遗产廊道进行系统性综述研究,对于完善其理论体系、优化其保护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整理与遗产廊道相关的政策文件、文献资料,结合学术研究,总结遗产廊道的内涵特征、发展历程...
关键词:国内遗产廊道 内涵特征 发展历程 遗产保护 
中国文化线路视角下传统聚落的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中国名城》2024年第12期80-87,共8页孙俊桥 马笑天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现象学的重庆‘城市八景’演变研究”(编号:2023NDYB197)。
文化线路是遗产保护领域的前沿理念,其动态整体的视角有助于促进传统聚落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以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利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中国文化线路视角下传统聚落的研究现状、研究脉络、研究内容进行计...
关键词:文化线路 传统聚落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研究进展 
工业遗存再利用“产业更新”模式研究——以北京首钢园为例
《中国名城》2024年第12期10-14,共5页杜青洋 贾文军 彭剑波 
工业遗存作为近现代城市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贮存城市居民集体记忆的精神场所,其更新利用不仅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而且紧密牵动着在地居民的生活与情感。北京市首钢园区作为城市新发展阶段的老工业区转型发展重要案例,更加具有典型...
关键词:北京首钢园 城市更新 工业遗存 工业遗存再利用 
“三生空间”视角下的景边型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识别与保护研究——以安徽省休宁县前川村传统村落为例
《中国名城》2024年第12期15-20,共6页顾康康 黄水明 黄邺 汪涛颖 张馨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淮河流域行蓄洪区乡村承洪韧性评估与治理路径研究”(编号:24YJA630025)。
在乡村振兴战略宏观布局下,聚焦皖南地区景边型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发展,以安徽省休宁县前川村为例,依托“景观—基因”理论框架,基于景边型传统村落原生景观与演化景观和谐共生的核心价值,提出“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融合的景...
关键词:三生空间 景边型传统村落 景观基因 基因识别 前川村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魅力空间更新研究——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
《中国名城》2024年第11期22-30,共9页李和平 赵一帆 梁雨晨 汪淼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传统粗放的老城扩张与改造方式重经济而轻文化,破坏城市文脉,造成城市空间特色衰退,趋同性严重。随着我国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保护延续城市文脉、突出城市特色成为现阶段城市更新的重要课题。城市魅力空间...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 魅力空间 城市更新 整体性 天津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