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作品数:9874被引量:33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主办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人工智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共同体逻辑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蓝江陈金钊杨国荣蔡昉刘同舫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少年自尊发展轨迹及其群组效应分析:基于增长混合模型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159-159,共1页黎光明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筛选出471名青少年的自尊水平及其他相关数据,探讨青少年自尊发展轨迹及其群组效应。采用增长混合模型(GMM)对三个波次(T1、T2、T3)青少年自尊水平数据进行追踪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波次数据的拟合结果良...
关键词:家庭社会资本 混合模型 群组效应 追踪分析 预测作用 青少年群体 学业压力 自尊水平 
数字生态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相长的认知逻辑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159-159,共1页季海菊 王艺润 
“教学相长”是《礼记·学记》中提到的一条重要教学原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意蕴和时代内涵。数字生态下,强化“教学相长”对顺应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趋势,提升高校思政课师生获得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字生态下高...
关键词:教学相长 立德树人 思政课教学 高校思政课 认知逻辑 数字生态 双轮驱动 反馈系统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学科建设:挑战与机遇”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160-160,共1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2期推出以“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学科建设:挑战与机遇”为主题的一组文章。陈众议《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文学》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仗文史哲等为核心的人文社科,否则具...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同质化 语言文学 人文学科建设 交通大学学报 大数据 人工智能时代 人文社科 
“宋史研究”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160-160,共1页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的教育部名栏“宋史研究”推出一组文章。龚延明的《宋代的科举考试立法——敕、令、格、式》提出,宋代科举取士重立法。《贡举条制》是科举考试法的总称,其下又有敕、令、格、式等细化管...
关键词:科举取士 科举考试 宋史研究 条制 细化管理 真宗朝 
“国际中文教育”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160-160,共1页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国际中文教育”专栏推出一组文章。吕振华、叶军的《大语言模型赋能“中文+职业技能”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以ChatGPT为例》一文认为,以ChatC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在“中文+职业技能”教...
关键词:教学资源建设 语言模型 中文教育 师范大学学报 职业技能 CHAT 社会科学版 专栏 
走廊和通道:理解何以中国的空间视角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5-7,共3页麻国庆 
从具有相互关联的多元地理区域,即具有类型学性质的宏观概念,如“板块”“走廊”“区系”“通道”等空间结构的叙事单位出发,来认知国家的内部空间结构与内外关联,以此讨论多元地理区域和民族社会文化间的联系,是理解何以中国的一个重...
关键词:地理区域 朝贡体系 儒家文化 空间结构 宏观概念 空间视角 华夷秩序 走廊 
商周天下观念与“大一统”思想的产生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8-10,共3页王祁 
关于商周时期天下观,文献多有记载,如《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略晚的《左传》昭公七年也称:“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不过,早在20世纪前半期,就有学者反思了这种天下一体的大...
关键词:小雅 天下观 商周时期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左传》 20世纪前半期 大一统 
文明现代性: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形态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11-13,共3页项久雨 
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核心的学术议题在于从大历史的尺度界说这一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方位、历史性质与历史特质,深刻回答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的“历史之问”。对此,应基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发展史 历史特质 历史方位 未来走向 现代性 人类文明发展史 人类现代化 
价值增殖与欲望逻辑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14-15,共2页仰海峰 
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分析中,对人类学意义上的需要与资本主义生产中的欲望的区分,有助于理解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逻辑。价值增殖与欲望逻辑构成了资本的本性。理解欲望逻辑,更能理解当代社会及其运行方式,展...
关键词:价值增殖 欲望逻辑 批判分析 运行方式 人类学意义 资本主义 剩余价值 内在逻辑 
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的历史性分裂及其扬弃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16-18,共3页刘敬东 
从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所决定的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出发,揭示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的历史性分裂及其扬弃的历史逻辑,是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哲学和整个意识形态批判的核心问题和基本特征一、抽象的孤立的个人与自由联合的完全的个人1.物的形...
关键词:实质自由 所有制关系 对立关系 意识形态批判 无产者 批判性考察 分裂 历史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