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态度

作品数:59被引量:25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苗雪红高清海孙利天周凯叶广俊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象的边界——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出发
《哲学动态》2024年第11期53-60,125,126,共10页吴增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尼采哲学、现象学与后形而上学语境中的主体性问题研究”(编号21BZX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胡塞尔现象学在哲学上的一个重要突破是重新界定了“现象”的含义。“现象”不再是与“本体”或“本原”相对立的“假象”,而是一种“自身显现”。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这种自身显现被进一步表述为意识的意向性构造,即让意向相关物相对...
关键词:现象 自身显现 自然态度 视域 存在论区分 
胡塞尔现象学自然态度的前提批判探析——基于自然主义与自然态度区分的视角
《临沂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162-170,184,共10页陆杰荣 姜夏 
胡塞尔现象学的起点是对自然态度的反思。自然态度是最基本的生活态度,现象学的态度只有通过对自然态度的转变才能够确立。现象学的悬搁事实上没有真正排除自然态度,而只是对它进行了一种视角上的转变,把一直起作用但未被主题化的主观...
关键词:自然态度 自然主义 悬搁 现象学态度 
性别视角与田野文本之社会学意义的提炼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44-52,F0002,共10页杨善华 
成长、生活于乡土社区中的普通农村妇女的行为值得关注,她们对自己所生存的社会环境有着清晰和理性的认知,存在将社区中的性别不平等不加任何批判地作为理所当然的既成事实而接受的现象,因此在考察妇女的性别视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是...
关键词:社区情理 第二种性别视角 自然态度 妇女自主性 
论现象学的哲学新维度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28-34,120,共8页张廷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胡塞尔与康德的认识论比较研究”(19BZX084);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专项基金项目“德国哲学”(5001406007)。
胡塞尔现象学的意义就在于,它通过对传统认识论和自然态度的批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哲学维度,即一种现象学的态度和方法。只有基于对现象学这一新维度的理解,我们才能真正澄清胡塞尔现象学的问题域及其任务,才能真正理解胡塞尔为...
关键词:自然态度 现象学态度 意向性 本质直观 
认识发生的三种态度被引量:1
《甘肃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69-75,共7页赵芙苏 李朝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胡塞尔意识现象学研究”(19FZXB045)。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类是以一种普遍抽象的概念系统来认识世界并由此形成了以逻辑论证为主要特征的理论科学,亚里士多德把哲学、数学和科学看作理论科学的三个构成部分。直到19世纪末,三者之间的奠基关系及认识方法尚未从理论上被彻底...
关键词:自我 自然态度 先验态度 现象学态度 本质直观 
生态文化——人类对自然态度的历史转变
《汉字文化》2021年第S01期171-173,共3页涂曼 
自然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人对自然态度的历史转变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自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本文对人类对自然态度的历史转变进行了纵向...
关键词: 自然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的现象学解释被引量:1
《医学与哲学》2019年第19期22-23,共2页屈华 
气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其主流观点体现了自然态度,通过介绍现象学态度和意向性结构,给出“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的现象学解释:“因变”是材料及其显现方式发生了变化,意向相关项及其组成部分也必然会发生相应改变;“正名”是这些变...
关键词: 自然态度 现象学态度 意向性结构 质素 
现象学视野下的科学管理理论反思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5期18-20,共3页林影 
文章从现象学的视角对科学管理理论进行反思是可能的。生活世界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对科学管理理论进行现象学的反思,也就是回到现象学的有反思的自然态度,回到生活世界中。
关键词:现象学视野 科学管理理论 生活世界 有反思的自然态度 
人文科学视野中的“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实践意蕴
《教育科学文摘》2019年第2期15-16,共2页周兴国 
人文科学视野中的“儿童问题行为”意味着,首要的不是去矫正在教育者看来有问题的行为,而是确立或理解儿童所面临的问题所在,以便为儿童提供所需要的帮助。为此,有必要重构教育日常话语中的“儿童问题行为”之观念,在理解儿童问题行为...
关键词:问题行为 科学视野 儿童 实践意蕴 人文 意义关系 日常话语 自然态度 
社会现象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融通——基于马克思“实践”与“感性世界”概念的思考被引量:1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19-26,158,共9页夏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SH003)
舒茨从自然态度出发,把生活世界理解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领域。相对于其他世界而言,生活世界是所有其他世界的基础。人们以类型化的方式与这个世界打交道。自然态度中的生活世界的最明显特征就是它的"被给予性",即生活世界是从经验、文化...
关键词:舒茨 自然态度 生活世界 马克思 实践 感性世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