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作品数:536被引量:80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郑晓迪米华宋玉立张勇时洁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设计艺术文化大学生设计教育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统美学的设计新生:2024中国传统美学设计研究综述
《服装设计师》2025年第3期20-26,共7页米华 李洋艺 
中华传统生活美学设计振兴,立足本土立场,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传统智慧中深入挖掘丰厚资源,积极寻找设计与生活美学的结合点,并以设计的视角阐释生活美学的旨趣与价值。与此同时,在围绕生活美学核心概念的中西融合与碰撞中,力求逐步...
关键词:生活美学 设计振兴 中国设计主体性 
基于联觉理论下的博物馆无障碍设计研究
《艺术设计研究》2024年第6期82-87,共6页郑思宇 荆雷 
21世纪之后,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且其程度日益加深。我国无障碍设计的交互体验存在着逻辑断层、缺乏参与感等问题。本文以联觉理论作为思维逻辑的核心进行推导,根据受众群体的分类,从多感官维度解决博物馆参观中遇到的行动路径、信息传...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 联觉 交互体验 博物馆 
个案研究法在设计学中的应用分析
《广告大观》2024年第25期0076-0078,共3页李延续 
智能交互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融合探究 ——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理论与方法》
《中国电化教育》2024年第8期I0006-I0007,共2页董娅南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同时也在逐步改变着文化和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机制。人工智能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技术概念,包括了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等多种智能技术类型,所衍生的应用性数字技术产品更是...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 教学系统 社会经济发展 实践机制 计算智能 教学机制 专业学科 教学管理 
“第三空间”视角下的纽约儿童博物馆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22-26,共5页刘婧 
文章以后现代地理学家爱德华·苏贾的“空间—社会—历史”三元辩证法为视角和框架,以纽约市七所儿童博物馆为研究对象,揭示特定地域中“儿童博物馆”这一空间现象的分布与特征、历史与演变以及所映射出的社会问题。研究在以空间为枢纽...
关键词:纽约儿童博物馆 第三空间 爱德华·苏贾 后现代空间理论 批判性 
基于仿生设计学的交叉探究——以“猪笼草拟态元素”应用于灭蚊灯设计为
《设计》2024年第13期114-116,共3页姜衡 米华 
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PAD教学方法在艺术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应用研究项目(2022SKZZ22);山东艺术学院教改课题《基于ADDIE教学模式的设计评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项目成果。
在设计过程中人工智能的辅助作用日趋显著,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使得设计思维的研究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和深化。在设计思维的教育、研究和应用方面,AI智导在仿生设计领域将人工智能与设计思维相结合,帮助设计师实现更高效、精准和创...
关键词:仿生学 产品形态设计 拟态元素 智能化 产品设计 
韦奇伍德引进景德镇制瓷工艺及其对英国骨瓷发明的影响研究——以匣钵购置为中心的考察
《景德镇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75-80,共6页王爱芳 吴咏梅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L2023Z04190728)。
通过考察18世纪英国制瓷家韦奇伍德引进景德镇制瓷工艺的历史过程,并比较分析英国骨瓷与景德镇瓷器在原料选用、配方工艺、装饰风格等方面的异同,探讨这一跨国文化技术交流事件的重大意义。研究表明,韦奇伍德通过对景德镇瓷器和匣钵的...
关键词:韦奇伍德 景德镇制瓷工艺 英国骨瓷 匣钵 中西文化交流 
川剧脸谱文化元素与室内装饰设计的融合探究
《莲池周刊》2024年第15期0049-0051,共3页李岩松 
不同地域孕育出了不同的精彩文化,在我国西 南川渝地区的川剧正是在历史中源远流长至今的文 化元素。脸谱元素在川剧文化中极具代表性,而将 川剧中脸谱这一元素运用到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之 中,不仅体现了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的传承力量,同时...
符号学视域下商周夔龙纹的设计研究探析
《艺术博物馆》2024年第2期38-42,共5页米华 刘如 
夔龙纹是商周青铜器上的常见装饰纹样,其地位仅次于兽面纹。受当时的宗教信仰、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龙纹呈现出政治神权化的特征。本文基于莫里斯的符号学理论,结合语形、语义、语用三个维度解析夔龙纹的符号学特征,探究商周文化变迁...
关键词:符号学 龙纹 文创设计 
短视频文化场域中 非遗手工艺的创作与传播策略研究 ——以抖音账号“江寻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辑系列为例
《莲池周刊》2024年第12期0031-0033,共3页赵越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为传承与传播非遗手工艺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文章基于文化场域理论,以抖音账号“江寻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辑系列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影像的剖析,从人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