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作品数:1108被引量:86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焦玲玲黄大军车红梅程亚恒宋娟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影片电影人性文化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区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以牡丹江地区为例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袁千涵 綦中明 
黑龙江省教育厅2023年度科研备案项目“渤海国上京,历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1453SZ008)。
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占较高权重,牡丹江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活教材和资源库,将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宏观上有利于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衔接,中观上有利于构建地方...
关键词:区域历史文化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 牡丹江地区 
当代反腐题材戏剧创作的新突破——莫言话剧《鳄鱼》的空间诗学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23-130,共8页黄大军 
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当代文艺理论与批评的构建与发展”(1452TD011);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后现代空间理论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20ZWE239);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校级项目课程思政案例“文学批评学”(XKCSZXM-2023027)。
《鳄鱼》是当代著名剧作家莫言的一部反腐题材的话剧新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与象征主义意味。该剧讲述了在逃贪官单无惮海外十年的生活变迁与心路历程,是一份有关贪腐分子个体与群体的自供状与忏悔录。剧本通过异邦、家宅与幻境三...
关键词:莫言 话剧《鳄鱼》 身份困境 身份危机 空间诗学 
试论《西厢记》中各主要人物的心理转变
《大庆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126-130,共5页黄伟哲 
《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戏剧中的代表作,塑造了崔莺莺、张生、红娘等一系列广受欢迎的角色。相较于此前的戏剧,王实甫的《西厢记》在人物心理描写上细腻到位,形成了主次分明、各有侧重的结构,对角色塑造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剧情的推进,同...
关键词:《西厢记》 人物塑造 心理活动 
苏轼《定惠院海棠》接受史探赜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35-42,共8页杨银航 
苏轼《定惠院海棠》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题咏海棠的典范,后世全方位地接受了此诗。后人认为苏轼作《定惠院海棠》是为杜甫诗补亡,表明他们对此诗尤为重视。从宋人到郭沫若题咏海棠时,频频点化《定惠院海棠》诗句。宋林正大的隐...
关键词:苏轼 海棠诗 隐括词 海棠赋 群体唱和 
新世纪印度科幻电影研究
《电影文学》2025年第3期66-71,共6页焦玲玲 颜欢欢 
牡丹江师范学院科研项目“印度电影的文化创造力与海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303121020)阶段性成果。
科幻电影是印度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印度科幻电影的发展建立在对好莱坞为主的域外科幻电影的模仿、整合的基础上。印度电影人一方面广泛吸收域外科幻电影的成果,另一方面又将印度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融入其中,表现出人物类型化、...
关键词:印度科幻电影 发展历程 文化心理 
《众香词》编纂考述三题
《文学遗产》2024年第6期182-186,共5页高春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庚子事变诗歌研究”(项目编号24BZW083)阶段性成果。
《众香词》凡例共七条,有四条袭自王士禄《燃脂集》发凡,甚至被视为这部词选创举的分类方法也源自该发凡。该书刊刻时间并非吴绮序言所署的康熙二十九年(1690),而是倡始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定本于康熙四十年(1701)。钱岳好友张潮在此...
关键词:《众香词》 《燃脂集》 编纂 
考古题材纪录片《何以中国》的历史书写创新探赜
《电视研究》2024年第11期86-88,共3页冯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乡土文学与农村建设运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1&ZD262〉阶段性研究成果
考古题材纪录片《何以中国》立足考古发现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新的表达方式溯源中华文明,架起了历史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本文从数字化技术与历史复现、故事化叙事与历史记忆、诗意化影像与历史审美等方面,对节目进行了阐析。
关键词:《何以中国》 历史书写 考古题材纪录片 
论清代“忆语体”散文中女性形象的身份认同
《今古文创》2024年第43期66-69,共4页程龄萱 
2024年黑龙江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清初江南文人身份认同与文学书写”(项目编号:1454YB005)。
本文以产生于清初的“忆语体”散文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五篇文学文本,结合其兴起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生态,剖析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的逾越与桎梏,并对所蕴含的女性身份认同意识进行具体研究和分析,进而指出清代“忆语体”散...
关键词:忆语体 散文 女性形象 身份认同 自我 
广州话AAB前展重叠式表意能力对比研究
《汉字文化》2024年第20期34-36,共3页曾婧雯 
本研究系对前展重叠式AAB与广州话中的后展重叠式ABB与重叠基式AB、同素同序后展重叠式ABB、同素异序后展重叠式BAA进行对比分析,探究AAB式与AB、ABB/BAA式在词汇义、色彩义、程度义及动态持续性方面的表意能力差异。
关键词:AAB重叠式 表意能力 色彩义 程度义 动态持续性 
浅析迟子建《烟火漫卷》中的温情底色与苦难叙事
《今古文创》2024年第37期26-28,47,共4页张一凡 
《烟火漫卷》是一部迟子建描写哈尔滨市民生活的长篇小说,自父亲过世后,她迁居哈尔滨,自此对这座城市有了深厚的感情。作者将笔伸向了城市中的几代普通人,描绘了这些平凡人在命运的捉弄下不断抗争、并在此过程中展现出内心深处的美好光...
关键词:《烟火漫卷》 迟子建 苦难叙事 底层写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