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1563被引量:11033H指数:37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石利利郭照冰陆建刚陈敏东马嫣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发文主题:臭氧PMPM2.5冬小麦气溶胶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接种具有N_(2)O减排效应的PGPR对大豆幼苗生长及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369-379,共11页王洲章 朱津宏 高南 吴永红 张振超 吴国平 申卫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2673,42377311);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BE2020731)。
[目的]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可在盐碱地、复垦土地等边际土地种植。本研究旨在明确具有N_(2)O减排效应的菌株对大豆生长和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进而研发具有促生减排效应的新型生物肥料。[方法]选取江苏省句容市的复垦土壤,通过...
关键词:生物肥料 温室气体减排 氮循环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 N_(2)O还原细菌 
太湖沉积物-水界面甲烷扩散通量时空变化特征
《中国环境科学》2025年第3期1474-1482,共9页丁立飞 李彤 魏文欣 姚恩亲 钟继承 袁和忠 张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77228,42077310);湖州市科技项目(2022GZ50)。
为研究不同生态类型湖泊沉积物-水界面CH_(4)扩散通量,本研究对太湖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测,分析了其藻型区、草型区、开阔区间隙水CH_(4)含量和沉积物-水界面CH_(4)扩散通量.结果表明,太湖沉积物间隙水CH_(4)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太湖 甲烷含量 扩散通量 沉积物-水界面 温室气体 
南京近郊农田区域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
《环境科学》2025年第2期727-735,共9页潘超 张海鸥 刘婉萍 张鸿燕 樊建凌 
清洁高效燃煤发电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D2022FK099);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JNHB-061)。
水溶性离子是大气颗粒物中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对农业区域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研究与关注较少.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对南京近郊农业区定点连续采样,分析了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9.0、5.8~9.0、4.7~5.8、3.3~4.7、2.1~3.3、1.1~...
关键词:农田 大气颗粒物 水溶性离子 粒径分布 污染特征 
面向6G无人机通信网络的信号传输机理研究与分析
《无线电通信技术》2025年第1期86-95,共10页孙俊 盛伟 屈家安 颜坤 周北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2471238)。
无人机由于其灵活部署、广泛覆盖和高移动性等特点在6G无线通信网络发展中至关重要,同时也为信道研究带来了挑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6G无人机通信网络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空地无线通信场景的信道模型。...
关键词:6G 无人机通信 智能反射面 复杂信道冲激响应 
农田土壤地力提升和固碳减排协同研究进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275-286,共12页胡明成 邱子健 王洲章 申卫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377311,41771291)。
粮食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主要挑战。在当前缓解气候变暖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农田土壤面临着生产力提升和固碳减排的双重压力,促进农田土壤地力提升和固碳减排协同发展,对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暖和粮食安全...
关键词:气候变化 粮食安全 地力提升 固碳减排 土壤健康 
潜水搅拌机环形池流速试验及CFD模拟研究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25年第2期163-169,共7页陈斌 许智 杨陈 罗燕 张帅 杜沁熹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200816)。
根据国标《潜水推流式搅拌机》(GB/T 33566—2017)的相关要求,潜水搅拌机检测需在环形检测水池中进行,而环形检测水池造价昂贵,且水体测速难度较高,导致现阶段潜水搅拌机的流场特性研究缺乏有力的试验支撑.为此,以QJB7.5/12-620/3-480/...
关键词:潜水搅拌机 环形池 流速分布 当量有效推流长度 数值计算 
过水性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子识别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5年第2期215-224,共10页陈婷 张涛 高月香 桂琪瑶 孟祥凯 张志伟 朱琳 张毅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307121);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城市驻点跟踪研究项目(2022-LHYJ-02-0502-04)。
为探究过水性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子,选取典型过水性浅水湖泊邵伯湖为研究区域,于2021—2022年丰、平、枯3个水期对邵伯湖浮游植物群落开展了采样调查,共检出8门59属138种,其中丰水期51种、枯水期97种、平水期86种...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邵伯湖 环境因子 广义相加模型 
2022年夏季历史极端高温下我国近地表臭氧污染及气象成因分析
《大气科学》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杨镇江 李柯 廖宏 陈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5114;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BK20220031。
基于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网和ERA5(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气象数据,本文分析了2022年夏季历史极端高温条件下我国臭氧(O_(3))污染的变化及主要的气象驱动因素。从空间分布上,2022年夏季全国O_(3)浓度呈现明显的反弹,...
关键词:臭氧污染 极端高温 气象因素 复合污染 中国 
南京北郊地区气溶胶光学性质的四季观测研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138-150,共13页王兴 许天峰 马嫣 郑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5172,42275116)。
本研究于2017年12月—2018年11月进行了针对南京北郊地区气溶胶光学性质研究的外场观测.气溶胶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季节变化由高到低皆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日变化呈双峰型,吸收系数早高峰时间夏季早冬季晚,这是由于不同季节边界层...
关键词:南京北郊 光学性质 气象参数 化学组分 
“双轨八轴”联动模式运用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析——以“环境科学概论”课程为例
《教育教学论坛》2025年第8期131-134,共4页王壮 
2021年度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项目“优秀青年骨干教师”(R2021Q03);2023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立项“环境科学概论”(1181072301002)。
为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历史机遇,赋能环境类专业课程教学高质量发展,构建了“双轨八轴”联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核心课程“环境科学概论”中进行了实践。“双轨八轴”联动教学模式将“以生为本”作为...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环境科学 教学改革 教学创新 思政融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