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传媒学院

作品数:51被引量:6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严歌苓杜甫视觉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更多>>
发文期刊:《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洛阳师范学院学报》《中国航班》《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景区文旅融合的价值共创机制研究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56-65,共10页田鸣 李明璐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价值共创视域下江苏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21GLC026)。
当前文旅融合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基本停留在浅层次融合。为响应国家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政策要求,急需将文旅融合向深层次整合推进,为此,要将文旅融合研究聚焦点从宏观与中观层面转向微观层面。通过分析国内外多处自然和人文景区文旅融...
关键词:文旅融合 价值共创 身份认同 符号化 案例研究 
《宝水》:一曲乡村振兴的恋歌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99-104,共6页陈春梅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3CWX043);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一般项目(2023XWH013);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KCSZJG202008)。
乔叶的茅盾文学奖新作《宝水》,立足豫北太行山下的传统村庄宝水,以乡村振兴大战略为背景,用细腻又富含幽默的文笔、生动鲜活的“乡村建设”人物群像、地道的河南方言俚语以及对“老家”精神的思考,为读者全景式地展现了宝水以文旅为特...
关键词:《宝水》 地域文化 乡村振兴 恋歌 
严歌苓“自传性小说”的叙述策略与文化意味
《郑州师范教育》2024年第6期70-73,共4页冯美 
202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跨媒介传播”(2023CWX043);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融通跨界实战:新闻传播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24SJGLX0208);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一般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河南实践研究”(2023XWH013)
通过对严歌苓在《葱》《绿血》《一个女兵的悄悄话》等作品中塑造的与作家本人、亲人、战友颇具对位性关系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揭示了这些作品在成长历程、思想认知、情感体验上与作家本人的同步性和超越性。在叙述策略上,严歌苓通过自传...
关键词:严歌苓 “自传性小说” 主体建构 成长言说 
文化守正与视觉革新:国产动画电影的艺术探索被引量:2
《电影文学》2024年第20期75-80,共6页杜舒 
自1922年动画技术首次引入中国,国产动画电影历经了从借鉴模仿到深挖本土文化精髓的“中国性”探索之路,再到如今致力于重构经典、塑造现代动画风格的崭新阶段。一方面,通过梳理国产动画电影的历史脉络,清晰展现其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不断...
关键词:国产动画电影 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守正 视觉革新 
李白和杜甫涉胡诗的精神特质及艺术特色探析
《中州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1-6,12,共7页王运涛 
李白和杜甫的涉胡诗对胡汉关系的表现有所不同,李白、杜甫涉胡观念的形成同其家世、生平、个人性格以及接受胡文化影响的程度密切相关。李白、杜甫对安史叛军发动内乱和胡汉统治者挑起战争的黩武行为均予以批判,但二人的涉胡态度既有盛...
关键词:李白 杜甫 涉胡诗 比较 
追光动画中传统神话故事的现代化阐释
《中州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82-86,共5页杜舒 
河南省2024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融媒体+’背景下中原优秀传统文化驱动高校思政育人创新发展研究”(2024SJGLX1007)。
追光动画影视公司在近年来推出的四部以中国传统神话为题材的动画影片中,聚焦对传统神话题材的重新编撰、刻板神仙形象的人性化重塑、弱小女性角色的“大女主”刻画、“朋克”景观和“朋克”英雄的当代书写,以及水墨动画的发扬创新,展...
关键词:追光动画 传统神话 动画电影 现代书写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短视频的创新路径探索
《数码影像时代》2024年第8期0148-0150,共3页许萌 
杜甫涉胡诗的情感意蕴与艺术特色被引量:1
《中州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10-14,共5页王运涛 
研究杜甫涉胡诗是窥探杜诗总体风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杜甫涉胡诗对胡人的态度饱含着诗人的家国之思、君臣之义和悲悯苍生的深情。杜甫善于以第一人称叙事方式讲述诗人亲历安史之乱的悲喜之情,用第三者视角描写抗胡将士的情思,综合运...
关键词:杜甫 涉胡诗 情感意蕴 艺术特色 
文博类网络微短剧创作传播出圈策略研究——以《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例
《中州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82-86,共5页冯美 黄婧 
河南省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在线课程教师语言能力提升路径与策略研究”(2023-JSJYZD-065);河南省本科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与实践探索”(2023GGJS184);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融通、跨界、实战——新闻传播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ZGJG202407A)。
以博主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共创的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应如何将短视频与文博类文化传播相结合,重新审视和研究文博类微短剧的功能与价值,充分发挥网络微短剧作用,让博物馆文化与普通大众之间的对话达到1+1>...
关键词:微短剧 创作出圈 传播创新 《逃出大英博物馆》 
原生家庭理论视角下的孙犁
《中州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18-22,共5页程燕 
作为一个用真性情写作的作家,孙犁及其创作受到了来自原生家庭的持久影响。父亲的温厚有礼,母亲的朴素热心,影响着孙犁谦和人格的形成;自幼体弱多病,幼年时父亲的不在场,以及成年后外部事件的刺激,催生并加剧了孙犁的忧郁气质,使他敏感...
关键词:孙犁 原生家庭 忧郁气质 谦和人格 婉约文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