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57被引量:6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主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学高校更多>>
发文期刊:《社会主义论坛》《时代报告(学术版)》《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思政课教师阅读赋能的三维探赜
《文山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81-85,共5页洪滔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激励机制研究”(2023J1175)。
思政课教师阅读的直接目的就是服务于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师要达到科学阅读高效赋能的目标,需要做到阅读思想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具体来说,应从机理、载体、路径三维展开探赜。首先是机理维度,思政课的专业性、思想性、时代性...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 阅读赋能 机理 载体 路径 
“西畴精神”教学案例库建设与应用探究
《文山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99-105,共7页刘小燕 
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项目“‘西畴精神’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BE22008)。
“西畴精神”教学案例库的构建对于丰富教学资源、推动跨学科教学、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遵循真实性、实用性和开放性三大原则,通过案例素材的收集、筛选、编写、实践检验、评估反馈、编号入库...
关键词:“西畴精神” 教学案例库 建设 
国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研究——基于5所云南本科国门高校的调查
《文山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6-21,34,共7页兰良平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铸牢云南边境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022J0939);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课题“云南省国门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与对策研究”。
国门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维护边疆地区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为掌握国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状况,以5所云南本科国门高校为个案,通过12718份有效问卷及个案访谈的调查数据,表明云南本科...
关键词:国门高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宣传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理念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实践——以文山学院为例
《文山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01-106,共6页陈古于 刘小燕 
文山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校级一流本科课程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WYZL210104)。
根据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通过教学改革实践,课程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学生评价良好。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对阅读量和阅读能力的考核不足、对研究性和项...
关键词: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核改革 
民族团结誓词碑研究回顾与展望
《普洱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32-38,共7页兰良平 刘宏升 余颖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铸牢云南边境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022Y0939);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课题:新时代滇东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研究(云民宗发〔2023〕38号)。
民族团结誓词碑是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物证之一,对新时代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主题”为“民族团结誓词碑”的相关论文为对象,发现从20世纪90年代开展...
关键词:民族团结誓词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回顾与展望 
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保护的地方立法研究(二)——对富宁坡芽文化保护立法的思考
《文山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37-41,共5页华袁媛 王可 
坡芽文化作为文山州富宁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边陲壮族群众的传统劳动生活和文化智慧。对坡芽文化进行立法保护,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要求,也是充分发挥其文旅开发价值的需要。在《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保护...
关键词:坡芽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立法 
追溯历史之根脉、追忆文化之基因 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山壮族为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12期80-83,共4页李锦发 
文山学院2018年度委托基金项目“文山民族风俗概论”(项目编号:2018T05)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山壮族《五虎平西》和《五虎平南》云南壮剧、“六郎节”与“七郎节”节日文化、紫色糯米饮食文化、“前补”和“后补”服饰文化等赓续并发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文山壮族文化基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文山壮族文化...
关键词:文山壮族 云南壮剧 “六郎节”与“七郎节”节日文化 紫色糯米饮食文化 服饰文化 文化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保护的地方立法研究(一)——必要性与可行性被引量:1
《文山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华袁媛 
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特质传承的载体,也是开发文旅产业的宝贵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为少数民族地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制度指引,而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所...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立法 
边境地区国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证研究——以云南P学院为个案被引量:1
《文山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7-12,共6页兰良平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铸牢云南边境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022J0939);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课题“云南省国门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故近年来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焦点,并在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但对边境地区国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注比较少。于此,特以西南边境地区国门高校云南P...
关键词:边境地区 国门高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提升路径 
“西畴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路径探究被引量:1
《文山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107-111,共5页刘小燕 袁文红 江绍芬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思政专项)“新时代‘西畴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研究”(2022J0940)。
“西畴精神”与大中小学思政课在思想内容和价值导向上具有极高的契合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系统论为指导,遵循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规律以及教学资源与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联系,将“西畴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有助于“西畴精神...
关键词:“西畴精神” 大中小学思政课 路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