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

作品数:3822被引量:4599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伟萍张晓林孟琦张中世武晓霞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逻辑、困境与路径
《高教学刊》2025年第S2期163-166,共4页韩敏振 
青海大学2023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szzx2313)。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更好发挥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作用,...
关键词:高校 立德树人 辅导员 思政课教师 协同育人 
数字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探析
《现代教育科学》2025年第2期47-53,共7页舒光仕 谢青松 
重庆开放大学科研项目“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项目编号:SZYB2023-01)。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数字素养是助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应时之举。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其数字素养的提升是发挥铸魂育人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完善自身核心素养、建设高素质思...
关键词:立德树人 数字素养 思政课教师 数字时代 生成式人工智能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素养研究
《晋阳学刊》2025年第2期127-132,共6页于玲玲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2JDSZK005)。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问题,必须在改进中加强。高素养教师是实现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从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和价值意蕴三方面探讨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素养...
关键词:新时代 思政课 教师素养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的文化探源及其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视角
《大学教育科学》2025年第2期78-87,共10页杜云 
教育部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思政课的公众形象塑造研究”(22JDSZKZ07);2024年度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研究”(FJ2024XZZ005);福建省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阐释课题“坚持守正创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FJ2024XZB110)。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其形象应具备“两个结合”的鲜明精神气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课教师 形象建构 文化源泉 
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山西医科大学为例
《卫生职业教育》2025年第6期23-26,共4页王虹 宗苏秋 董海涛 
山西省教育厅2022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20220407)。
德育为先、医乃仁术的医学教育理念对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发挥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思政内涵的内在要求、是德医相融理念的直观体现,也是协同育人理念的实践要求。实践中,医...
关键词:医学院校 思政课教师 课程思政 
社会功能、教育原则、教育手段:高校思政课教师独特角色的三重维度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25年第3期31-33,共3页王辉 
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2023年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高等教育文化自信建构思想研究”(编号:CSZ23095)。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只是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精神塑造和人格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也就是对人的精神追求和政治导向的培育。高校思政课的社会功能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独特角色的核心是对人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师 大学生 精神塑造 独特角色 
提升思政课教师“四史”素养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研究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25年第3期34-35,共2页张党诺 姚丹霞 
2024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大思政课’理念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编号:2024SJGLX1017)。
思政课教师的“四史”素养关系着自身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也关系着思政课教学的成效。当前,思政课教师“四史”素养现状和工作要求之间还存在不小差距。思政课教师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加强教学研究、加强实践研修等路径,不断提升育人...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 “四史”素养 价值意蕴 路径 
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教育家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
《新丝路》2025年第8期0247-0249,共3页赵少伟 
2024年度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教育家精神培育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XDJ2024B169)。
教育家精神的提出为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成长为“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进路。既要激发内在动力,从理想信念、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能力入手,推进青年思政课教师对教育家精神的使命认同、价值认同和职业...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 青年思政课教师 高校 
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理论宣讲质量的策略探讨
《新丝路》2025年第8期0241-0243,共3页卢璐 闫冰 
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高校思政课教师理论宣讲现状调查及质量提升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3SZ027)。
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展理论宣讲存在理论宣讲目标不够明确、理论宣讲方式较单一、理论宣讲内容不够接地气、理论宣讲效果参差不齐等问题。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理论宣讲的质量需从三个阶段入手:理论宣讲前,提升政治、理论、业务、创新...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师 理论宣讲 思政课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意蕴、阻碍与策略
《贵州开放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43-48,共6页刘婕 
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智媒时代贵州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媒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编号:2024B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数字化能为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注入活力,提升思政课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增强学生信息甄别能力。随着教育数字化进程加速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加强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建设刻不容缓。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政课教师 数字素养 教育数字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