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作品数:134被引量:4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杜斌余晓星李玉珍吴中立韩东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主题:学术病理生理学征文通知实验血液学动脉粥样硬化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技成果》《保健医苑》《生理通讯》《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药在慢性难愈性创面能量-炎症平衡的作用机制研究
《中国科技成果》2025年第5期16-17,共2页 陈丽 侯倩 周忠志 丁雅容 黄新灵 奉水华 王巍 黄新宇 谢晨磊 宫海燕 郭乐天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可以分为止血期、炎症期、增殖期、塑形期,每一个时期的长短、质量都决定着整个愈合过程的最终结果.在临床上,很多疾病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引起患者皮肤创面的产生,但大多数情况都未能引起重视,从而在一定的...
关键词:慢性难愈性创面 止血期 中药 能量-炎症平衡 
高等院校机能实验室建设标准的专家共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25年第3期619-624,共6页范小芳 金宏波 李英博 胡浩 于利 王玉芳 王慷慨 余华荣 宋德懋 严钰锋 黄武 董为人 龚永生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教育数字化专项研究课题(No.CSDP24LF1G415)。
新时代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机能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对于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起着关键作用。基于国内高等院校机能实验教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特别是不同地区和院...
关键词:机能学实验 实验室建设 实验教学 建设标准 专家共识 
新型天然免疫模式识别的功能和分子机制
《中国科技成果》2024年第23期42-43,共2页游富平 操丽丽 郭琦瑞 刘通通 邝鸣  
天然免疫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模式识别受体快速地感知外来的感染和机体内在的异常,同时天然免疫还能够活化和调控获得免疫.免疫反应的平衡调节对于维持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反应过度或者不足都会造成损伤和疾病,而免疫系统的...
关键词:免疫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反应 天然免疫 病原生物 平衡调节 模式识别 获得免疫 
机械通气患者临床应用机械吸-呼技术专家建议(2024)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4年第8期785-795,共11页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 北京整合医学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机械通气患者临床应用机械吸-呼技术专家建议(2024)》工作组 王越夫 朱凤雪 周建新 刘阳 苗明月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24-1-2081);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培育项目(2023-45);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2023-SRXY-0280)。
机械通气患者是咳嗽能力受损的高发群体,需采取相应的医疗技术进行咳嗽辅助,以便清除气道分泌物。机械吸-呼技术(MI-E)在神经肌肉疾病导致的咳嗽无力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于保留人工气道的机械通气患者,目前尚缺乏规范的应用流程,...
关键词:机械通气 气道廓清 机械吸-呼技术 专家建议 
微环境表观遗传调控与外泌体防治肺源性心脏病的拓展研究
《中国科技成果》2024年第2期10-11,共2页余细勇 李仕颖 张灵敏 梁璐 雷雪萍 申翱 江雪燕 胡文辉 覃宇燕 缪迎羚 李松沛 付纪军 秦爱萍 林忠晓 常继硕  
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经典的肺源性心脏病(PHD)患病率约为0.48%,即总患病人数达700万.实际上,PHD远超传统观念的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衰范畴,新近发现肺癌并发心脏病是导致肺癌晚期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肺源性心脏病新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 表观遗传调控 外泌体 右心衰 肺动脉高压 危险因素 拓展研究 患病率 
基于代谢调节的抗血管衰老新策略
《保健医苑》2022年第4期22-24,共3页黎健 
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过程,但是年龄相仿的人,无论是外表,还是身体检查的各项指标,衰老程度可能会有很明显的差异,有的人看起来比其他人要年轻,各项检查指标也都正常,身体能够保持更好的健康水平。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异,是否有延缓衰...
关键词:心血管健康 检查指标 身体检查 代谢调节 延缓衰老 血管衰老 新策略 各项指标 
三重管理有效改善肠内喂养耐受性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2021年第2期192-192,共1页邵小平 
【视频简介】营养不良是临床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营养支持治疗可以增加患者机体的营养和免疫力,有效改善预后,阻止患者营养状态的进一步恶化,在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因其更符合生理状...
关键词:营养支持治疗 危重症患者 患者营养状态 临床患者 肠内营养 肠内喂养 改善预后 规范护理 
心肺微环境的表观遗传调控与疾病防治
《中国科技成果》2021年第10期54-55,共2页 余细勇 胡文辉 张建业 周毅 柯华东 李仕颖 黄玉刚 吴波 
人体胸腔具有两个重要器官——心脏和肺脏,二者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功能体.但两个器官分属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长期以来独立研究,难以解决"肺源性心脏病"等重大临床难题.项目创新性提出心肺整合研究,选择心肺共同的微环境为突破口...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 表观遗传调控 临床难题 科学假说 靶向治疗 功能重构 呼吸系统 疾病防治 
床旁小肠管放置技术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2020年第4期463-463,共1页邵小平 
【内容简介】本视频介绍了鼻肠管建立的意义、鼻肠管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操作前准备(评估告知、用物准备、环境准备、护士准备、患者准备)、鼻肠管置管前准备、鼻肠管置管方法与技巧、鼻肠管置管及喂养维护等内容,以期给临床工作者带来...
关键词:鼻肠管 医护工作者 护理质量 用物准备 护理理念 置管方法 禁忌证 肠内营养 
抗G蛋白偶联受体自身抗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探究
《中国科技成果》2020年第8期57-58,共2页 刘慧荣 张苏丽 王雯 王丽 闫莉 杜芸辉 左琳 杨晓丽 赵荣瑞 吕婷婷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首位致死病因,多种风险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生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超过1/3的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药物靶点为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后者是人体内最大的一类细胞表面受体,具有典型的七次跨膜结构特征...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致死病因 残余风险 G蛋白偶联受体 过度活化 自身抗体 细胞表面受体 药物靶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