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艺术更多>>
发文主题:本源《圆舞曲》复调技法分析互文性更多>>
发文期刊:《黄河之声》《音乐创作》《艺术学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维也纳之声的蜕变——拉威尔《圆舞曲》中的“神化”与“魔鬼化”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70-93,共24页艾力 
拉威尔的“编舞音诗”《圆舞曲》(La Valse)背后的“模板”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作曲家充满原创性的“模仿”将这种属于19世纪轻音乐的体裁升华为20世纪初的一部极具个性的经典之作。文章通过探究和分析拉威尔《圆舞曲》与“模...
关键词:拉威尔 《圆舞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 维也纳 音乐分析 互文性 
“跨越文化 中西合璧”的《天运·帝曰》
《音乐创作》2024年第4期177-184,共8页闫晋 
《天运·帝曰》是新西兰作曲家杰克·波蒂于2012年为笛/箫、扬琴、琵琶、三弦、大阮、古筝、颤音琴、板胡、二胡和朗诵者而创作的一部当代民乐室内乐作品,这是他对中国文化的“音乐解读”,也是他创作生涯中最后一部“跨文化”音乐作品...
关键词:《天运·帝曰》 杰克·波蒂 民族室内乐 跨越文化 中西合璧 
左权民歌小品四首
《音乐创作》2023年第5期60-67,共8页闫晋(曲) 
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钢琴民族化创编人才培养”项目提交作品
荀子与庄子论乐之本源的初步探讨
《艺术学界》2019年第1期116-124,共9页侯秀华 
荀子在《乐论》篇中指出乐的产生有三个条件:一是根源于性的人之情,因人有情,故必悦,能悦则构成乐产生的生理基础;二是先王的存在,先王是具备圣人人格的人,所以能由心而制性,实现对作为善的乐的制作;三是自然界中万物的存在,乐的制作必...
关键词: 荀子 乐论  庄子 天运  
谢德林《室内乐组曲——为二十支小提琴、竖琴、手风琴和两支低音提琴所写》的调观念和复调技法分析
《黄河之声》2008年第20期35-36,共2页高燕 
本文就苏联作曲家谢德林·罗季翁的《室内乐组曲——为二十支小提琴,竖琴、手风琴和两支低音提琴所写》的一些作曲技术进行了探索和分析,研究其在表现上的二十世纪风格创作特征,并将之归纳如下:一调观念:1.多调性复合2.非序列的十二音3...
关键词:谢德林 调性复合 十二音 调中断 复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