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税务学院统计学院统计学系

作品数:14被引量: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王静敏郭丽环罗茜于洪彦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主题:实证分析面板数据自主创新能力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更多>>
发文期刊:《统计与决策》《统计教育》《山西统计》《经济师》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团队角色理论的市场调研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被引量:1
《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2期103-104,共2页苗晓宇 马敏娜 
从市场调研课程的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分析了市场调研课程实践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团队角色理论引入到市场调研教学模式改革,并对团队角色理论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论述,旨在探索适合市场调研实践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应...
关键词:市场调研人才 教学模式 团队角色理论 
基于专利信息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被引量:5
《情报科学》2010年第4期611-615,共5页李娜 李建华 王静敏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09第61号)
本文基于专利信息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因子与创新资源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因此为了有效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企业在人力资源、研发资源和物力...
关键词:专利信息 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资源 电子信息 
川渝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的因素分析
《统计科学与实践(天津)》2010年第1期20-22,30,共4页罗茜 郭丽环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都将进一步扩大,城市群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对区域联动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明显。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
关键词:城市群 综合发展水平 城市化水平 改革开放 城市规模 城市数量 拉动作用 中国经济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分析被引量:9
《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15期91-92,共2页李国荣 马敏娜 
我国各地区的发展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文章通过定量分析,找出各地区发展的共性及差异,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地区的优势和劣势提出相关建议,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小差距或控制差距扩大。
关键词: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 资源保有量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与分析
《统计科学与实践(天津)》2009年第3期19-23,共5页罗茜 郭丽环 
考核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央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列为国策,将东北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这三个经济地区等量齐观,以期成为发展的“第四级”,这足以看出工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核工业企业 东北老工业基地 工业发展 社会协调发展 效益问题 经济地区 国民经济 
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中科技贡献率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40-43,共4页马敏娜 连飞 
科技贡献率是评价创新型城市建设程度的重要指标。基于索洛余值法和ARMA模型进行测算,"十五"时期以来,长春市科技贡献率有所上升,预计到"十一五"末期,其科技贡献率将实现超过55%的目标值。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技术市场建设等,是实现创...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 科技贡献率 索洛余值法 ARMA模型 
聚类分析结果的有效性辨析被引量:6
《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20期157-158,共2页南英子 
聚类分析方法使用不当,会导致聚类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文章从选择聚类法和聚类分析指标二个方面阐述如何使用该方法,才能得到更为有效的分类结果。
关键词:聚类分析 层次聚类法 距离 因子分析 因子得分 
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15期114-116,共3页马敏娜 连飞 
文章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分析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绝大部分地区环境—收入关系位于环境...
关键词:环境 经济 面板数据 脉冲响应函数 
吉林省九市州综合经济实力比较研究
《税务与经济》2008年第4期104-109,共6页南英子 
吉林省九个市州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是: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活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不快;节能降耗、环境保护问题依然存在。提高各地区经济发展实力,在认清本地区的综合经济实...
关键词:吉林省九市州 综合经济实力 农业 工业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分析
《经济师》2008年第7期218-220,共3页南英子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大中型工业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我国200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数据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大中型工业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 地区差异 因子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