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华冠种业有限公司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种子小麦小麦培育种子培育小麦育种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科技通讯》《耕作与栽培》《作物学报》《中国科技成果》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小麦茎秆性状的转录组测序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物学报》2024年第9期2187-2206,共20页禹海龙 吴文雪 裴星旭 刘晓宇 邓跟望 李西臣 甄士聪 望俊森 赵永涛 许海霞 程西永 詹克慧 
2023年度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231111110700);2022年度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21100110300)资助。
小麦的茎秆性状与倒伏紧密相关,发掘其显著关联的基因位点和候选基因,为解析小麦茎秆性状的遗传机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黄淮南部地区的192份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小麦660KSNP芯片对7个环境成熟期和4个环境灌浆中期的1...
关键词:小麦 茎秆性状 转录组测序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黄淮南部地区 
小麦重组自交系主要产量性状的变异分析
《耕作与栽培》2024年第3期1-4,共4页苗任重 杨一帆 陈志愿 王得宝 盛奥莹 邓跟望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3)。
为了解(驻麦305/中麦578)重组自交系群体在产量性状遗传作图和基因定位上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以388份(驻麦305/中麦578)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品系为材料,利用卡平方测验法对该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驻麦305/中麦5...
关键词:小麦 重组自交系 产量性状 遗传变异 
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冠麦2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1
《耕作与栽培》2023年第5期46-48,共3页贺建峰 陈志愿 邓跟望 盛奥莹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3)。
为了解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冠麦2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冠麦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3个播种期(10月8日、10月15日、10月22日)和4个种植密度(12万/667 m^(2)、17万/667 m^(2)、22万/667 m^(2)、27万/667 m^(2))...
关键词:小麦 冠麦2号 播种期 种植密度 产量 
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郑麦2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23年第8期173-176,共4页曹廷杰 杨剑 胡卫国 张玉娥 赵虹 王西成 李西臣 邓根旺 
郑麦22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利用周麦22与百农AK58杂交的F1为母本,以偃展4110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出的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综合抗性突出。2019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21年通过...
关键词:小麦 郑麦22 选育 栽培技术 
国审小麦新品种冠麦2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被引量:2
《农业科技通讯》2022年第11期75-77,共3页邓跟望 王涛 谢雨燕 陈杰 李西臣 
为全面了解冠麦2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本研究结合2016-2017年度和2017-2018年度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及2018-2019年度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的汇总数据,利用方差分析、高稳系数、适应度等方法对冠麦2号的丰产稳产及适应性进...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 冠麦2号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抗逆稳产小麦新品种"百农207"选育及应用
《中国科技成果》2019年第22期29-31,共3页 欧行奇 周继泽 何鸿举 张毅 曹廷杰 刘文轩 胡海燕 朱启迪 王玉玲 李璐 李新华 李西臣 乔红 陆宁海 马杰 
1河南科技学院情况及科技创新发展介绍河南科技学院始建于1939年,坐落于豫北明珠城市——新乡市,是一所以农科为主的综合性省属本科高等院校,其作物学被评为河南省A类特色学科,小麦育种成果尤为显著.1985年小麦品种"百农3217"获国家技...
关键词:作物学 小麦育种 百农矮抗58 河南科技学院 小麦新品种 中原经济区建设 特色学科 国家技术发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