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传播学系语言与文化传播研究所

作品数:23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彭书雄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语文文学经典专题教学模式主题式当代大学生更多>>
发文期刊:《长江学术》《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文史知识》《文学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意见领袖”之评与唐诗经典的发现和巩固
《湖北社会科学》2017年第8期110-116,共7页王世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代文人文学传播意识研究"(14FZW028)阶段性成果
接受美学的核心观点认为,经典是在历代读者的选择和阐释过程中逐步确立的。就唐诗经典的形成而言,相对于普通读者,评论家作为精英读者的主要构成,在唐诗接受过程中充当着"意见领袖",他们的评点往往对经典的形成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具体表...
关键词:唐诗经典 意见领袖 评点 经典化 
“影响焦虑”下的唐诗经典创新
《殷都学刊》2016年第4期59-62,共4页王世立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唐诗经典接受状况考察与经典化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5Q153)阶段性成果
唐代诗人创作时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这是其文学经典意识的重要体现。唐代诗人的创新驱动力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古代立言不朽的文化传统,二是唐人所处的社会现实环境,三是时代的变革、文学发展的需要。唐人在面临前代文学经典"影响...
关键词:唐诗 经典 创新意识 
古代文学经典观的形成与演变
《北方论丛》2015年第1期13-16,共4页王世立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观念经历的漫长嬗变过程揭示出两个显著事实:首先,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从依附于经学到逐渐独立,过程漫长,且一直存在经典与反经典,即经典的树立与推翻问题,因此,经典的起伏和波动,以及围绕经典的争论在所难免。其次,中国...
关键词:古代文学 经典观 复古运动 新经典 
啰哩嗹:作为咒语的渊源及其意义扩散被引量:1
《音乐研究》2014年第5期100-110,共11页陈建华 郑培凯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节日视阈下的戏曲演艺研究”(项目编号12YJC760006)阶段性成果;香港城市大学“二十世纪昆曲传习与中国文化传承”(GRFProjectno.9041450(CityURef.104509)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胡忌在1957年出版的《宋金杂剧考》中判断福建莆仙戏演出前反复颠倒演唱的“啰哩嗹”三字为咒文以来,关于这一咒语的探讨已历经半个多世纪.饶宗颐先生将啰哩嗹推究到唐末禅僧之唱哩啰,众多学者继其踵,①深入推动此问题的探讨,其主要贡...
关键词:咒语 扩散 意义 渊源 宋金杂剧 莆仙戏 饶宗颐 禅僧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现状与对策研究
《荆楚学刊》2014年第4期89-93,共5页彭书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在我国催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国有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如今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已经占据着半壁河山,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创造中国经济奇迹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社会责任 现状与对策 
男扮女装的节日民俗解读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32-40,共9页陈建华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节日视阈下的戏曲演艺研究"(项目编号12YJC760006)阶段性成果;香港城市大学"二十世纪昆曲传习与中国文化传承"(GRF Project no.9041450(City U Ref.104509)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本文主要讨论节日社火与南宋宫廷杂剧、早期民间南戏中的男扮女装现象。南宋宫廷杂剧、早期民间南戏与节庆环境密切相关,它们采用男扮女装的扮演形式在功能上与节日社火是一致的,都与阳气驱邪的观念相关。但是随着戏曲之中娱乐要素的增...
关键词:节日 反性别 驱傩 
秦可卿房间描写的艺术匠心及相关问题被引量:1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31-35,共5页陈建华 
湖北经济学院教研项目"文化经典导读类通识课程群的建设研究"(2012020)
《红楼梦》中秦可卿房间的陈设并非实写,而是贾宝玉边看边产生的联想。作者用的是以眼写心的手法,通过宝玉眼力所见暗示其内心世界,展现他另一个私密的自我。此段描写也可引人思考如何有效地进行青春期教育。
关键词:秦可卿 贾宝玉 自我 青春期 
后现代社会文化与媒介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长江学术》2011年第4期80-84,共5页徐勇 
文化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其中文化与媒介的关系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媒介文化帝国主义认为在大众传媒时代,文化已经媒介化,媒介也已经文化化,文化的意义就在媒介中产生。以汤林森为代表的理论家对此观点进行了反拨,然而这种反拨...
关键词:文化 媒介 符号 
二重性与颠覆性:后现代大众文化研究
《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2期49-51,共3页徐勇 
湖北经济学院青年基金项目(xj2009015)
后现代大众文化研究是当前文化研究的热点。其代表人物费斯克把文化产品划分为两个维度: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在金融经济中流通的是财富,而在文化经济中流通的则是意义和快感。文化经济使在金融经济中作为商品的观众转变成了意义和快感...
关键词:后现代 大众文化 符号 政治经济学 
文学经典教育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1
《中州学刊》2011年第1期235-240,共6页彭书雄 
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规划研究项目《人文教育与大学生专业成才关系研究》(06AIL0100018);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文学经典研读与高素质经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06B108)的研究成果
文学经典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大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学经典之所以能担当此任,主要是由文学经典本身的普适性、内涵丰富性、无限可读性、原创性、开放性、跨越性、权威性等价值特征所决定的。文学经典的当前危机...
关键词:人文教育 文学经典教育 时代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