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作品数:9被引量:7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主题:针灸针刺转化医学研究稳态《自然》更多>>
发文期刊:《张江科技评论》《医学与哲学》《集成技术》《针刺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基于电路-概率理论的对神经电刺激不稳定性的定性分析
《集成技术》2023年第2期20-28,共9页余守骏 岳文基 阮越 董鹏 陈支通 李铭源 宋冰 王昊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9A1515110843,2022A1515011129);深圳市国际合作项目(GJHZ20200731095206018)。
神经电刺激通过影响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进而治疗某疾病。在实际应用中,神经电刺激响应强度的不稳定性较为棘手,一般认为是由于电刺激扰动了神经轴突的膜电位,造成了神经电刺激强度的不稳定性。然而,由于神经电刺激缺乏宏观可计算模型,...
关键词:神经电刺激 电路概率理论 电路仿真 计算模型 
基于可编程摩擦电原理的晃动式脉冲发生器
《集成技术》2023年第2期64-74,共11页岳文基 余守骏 阮越 董鹏 陈支通 宋冰 王昊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9A1515110843,2022A1515011129);深圳市国际合作项目(GJHZ20200731095206018)。
摩擦纳米发电机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广的优点,近年来是热门的研究内容。但在实际应用中,摩擦纳米发电机仍面临诸多技术难题:传统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能量来自摩擦产生的电荷,但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转换成内能,这极大程度降低了能量转...
关键词:可编程摩擦电原理 Bennet倍增电路 脉冲发生器 
序言:呼吁开展针灸转化医学研究被引量:1
《针刺研究》2023年第1期1-2,共2页潘卫星 
过去的百年是生命科学知识大爆炸的百年。以分子生物学为带头学科的基础医学各领域取得惊人进步,使人类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变化。一个顺理成章的结果应是临床诊疗学的巨大改观。然而,现实情形与人们翘首以盼的预期落差甚大...
关键词:基础研究成果 生命科学 知识大爆炸 基础医学 翘首以盼 带头学科 健康与疾病 革命性变化 
挑战与抉择:针灸转化医学研究谱构想被引量:8
《针刺研究》2023年第1期3-13,共11页潘卫星 景向红 陈少宗 韩松平 杨观虎 彭增福 李永明 王彦青 宿杨帅 王少白 朱兵 
半个多世纪的针灸现代研究已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基础研究持续深入,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临床研究已由个体化经验探索转向系统化循证试验,成功的大数据研究越来越多。然而,诸多盲点与严重瓶颈的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个突出的问题是,...
关键词:针刺 转化医学 转化医学研究 针灸转化医学研究谱 
强化基础研究,推进转化应用
《张江科技评论》2022年第6期16-19,共4页托马斯·苏德霍夫 
深刻的生物学理解是药物开发的先决条件。没有基础科学,转化便无从谈起。当前,在发现新药靶点方面存在巨大的机会,我们只有真正理解疾病,才能真正攻克疾病。在思考科学与工程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应该搞清楚一点:科学以问题为导向,旨在回...
关键词:以问题为导向 科学与工程 药物开发 基础科学 转化应用 强化基础 生物学 间接性 
《自然》发表的“电针驱动迷走-肾上腺轴的神经解剖学机制”一文对针灸研究的意义被引量:20
《针刺研究》2022年第1期1-6,共6页宿杨帅 李永明 景向红 王彦青 韩松平 潘卫星 彭增福 王少白 朱兵 
《自然》杂志于2021年10月刊登"电针驱动迷走-肾上腺轴的神经解剖学机制"一文,引起了针灸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该研究证实PROKR2-Cre神经纤维在躯体不同部位和层次的差异性分布是电针低强度刺激"足三里"或"手三...
关键词:针刺 抗炎 迷走神经 穴位效应特征 PROKR2-Cre神经元 
针灸抗感染的临床研究概况与启示——主流医学飞速发展下的针灸价值被引量:8
《医学与哲学》2020年第8期71-76,共6页陈碧玮 潘卫星 陈少宗 
2019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712100);2018年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18-220315).
主流医学虽已高度发达,但与病原微生物的战斗强度并未减低。细菌耐药问题无解,疫苗与抗病毒药物研究艰难。针灸疗法从未脱离过与感染性疾病斗争的阵地,并在这种长期的斗争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包括部分急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部分急慢...
关键词:针灸抗感染 细菌性炎症 病毒性炎症 脓毒症 
针刺双向调节效应及可能机制被引量:41
《针刺研究》2019年第11期843-853,共11页潘卫星 
针刺对机体机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已积累了大量资料,并引起国际生物医学界的兴趣。针刺双向调节效应即相同穴位相同刺激对系统功能亢进或低下状态均可产生纠正作用,是中国生物医学工作者多年来在不同实验研究中观察到的机能调节现...
关键词:针刺 双向调节 稳态 应变稳态 适应性调节 
50维:破解面孔代码
《环球科学》2019年第5期22-29,共8页曹颖(Doris Y.Tsao) 常乐(翻译) 
面孔识别是视觉神经科学家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而现在科学家已经发现了面孔识别代码——由50个坐标组合而成。
关键词:识别代码 破解 视觉神经 面孔识别 坐标组合 科学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