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清史研究所

作品数:16被引量:9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魏影陈宇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清代晚清分家文书书写海关更多>>
发文期刊:《晋阳学刊》《中国农史》《中关村》《安徽史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圆明五园”之一的春熙院
《中关村》2017年第11期96-99,共4页何瑜 
今天的中外参观者还可以在清华大学寻觅到当年熙春院的许多名胜古迹,但春熙院却永远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春熙院的历史沿革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法国作家雨果曾这样写道: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个世界奇迹,她的名字叫圆明园。她荟集了...
关键词:名胜古迹 清华大学 六十年代 十九世纪 法国作家 参观者 圆明园 想象力 
晚清东北海疆驻防体系变革考析被引量:1
《东北史地》2016年第2期17-22,共6页张公政 何瑜 
清廷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始着手恢复在东北边疆的统治秩序,其首要即是变革东北的驻防体系。在此变革过程中,清廷对于东北海疆驻防体系的革新最具特色,不仅在旅顺新设北洋海军军港,在吉林设立靖边水师营,而且亦在沿海诸海口增设驻防...
关键词:第二次鸦片战争 东北海疆 驻防体系 北洋海军 
强化主流意识形态 打击秘密教门会党——谈清王朝如何维护其文化安全
《今日中国论坛》2007年第2期45-47,共3页秦宝琦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意识形态的安全。鉴于意识形态乃是主流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任何一个统治阶级,为了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均需要维护其意识形态的安全,进而维护其文化安全。清王朝统治阶级深悉...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 文化安全 清王朝 秘密教门 主流社会 会党 文化价值体系 
近代中国商战思潮“新论”之再商榷被引量:4
《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180-186,共7页邱志红 
本文就“商战”问题回应廖祖义先生先后发表的三篇文章,强调从思想史的角度研究近代中国商战思潮时,应注意到这一思潮所具内容的复杂性、代表性言论的多样性以及时段的较长性等特点,不能简单地囿于郑观应的商战思想,而忽视该思潮在其之...
关键词:商战思想 中国近代 商业行为 学术渊源 经济思想 
清入关前宗室罪罚制度及其特点
《兰州学刊》2005年第2期246-247,193,共3页魏影 
关键词:清朝 中国 宗室罪罚制度 处罚手段 宗室犯罪 刑罚体系 监察制度 特点 
立礼法 正纪纲——浅谈明太祖的治国思想及其效果
《桂海论丛》2004年第S2期129-130,共2页陈宇 胡倩 
明太祖朱元璋从蒙古贵族手中夺过的天下,社会经济陷于崩 溃,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纲纪败坏,百废待兴。明朝建国后最为急 迫的任务,就是要重建被极大破坏了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强 化社会控制,恢复和稳定维系统治的秩序。
关键词:明太祖 朱元璋 蒙古贵族 社会经济 治国思想 社会控制 社会秩序 社会体制 政治 明前期 
王轩:近代语境中的传统话语表述者被引量:1
《晋阳学刊》2004年第5期17-21,共5页周山仁 
考察近代话语变迁,学者的目光往往重在精英人物,以精英的思想替代大众的话语,使本来就缺少话语权力和能力的大众被排挤出视野之外。其实民间社会中下层士子的存在,使民间和精英有互相沟通的可能。王轩一生,除八年任京官外,大部分时间是...
关键词:话语诠释 私人话语 传统语境与近代语境 
区域社会史的新范式——《19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评介
《安徽史学》2004年第4期111-112,共2页赵崔莉 
关键词:《19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 区域社会史 张研 牛贯杰 
明代妇女的法律地位被引量:9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106-111,共6页赵崔莉 
介绍明朝法律关于在室女、为人妻者法律权限的规定以及女性犯罪、女犯宽宥情况 ,通过与唐、宋、元代相关法律的比较 ,探讨明代妇女的法律地位 ;通过考察明朝法律实践和社会实际 ,揭示明代妇女法律地位“低中有高”的特点 。
关键词:明代 妇女 法律地位 比较研究 
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乡村社会控制——以清代徽州的棚民活动为中心被引量:16
《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116-122,共7页谢宏维 
从明后期开始进入徽州地区的外地棚民 ,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 ,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在当时的社会条件制约下 ,此类经济活动耗费了大量的资源 ,破坏了徽州农村的生态环境 ,损害了地方和国家的利益。针对这一问题 ,清代徽州乡村社会各种...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 社会控制 清代 徽州 棚民活动 驱禁棚民运动 乡村社会 山区移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