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思想

作品数:972被引量:62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毕英春徐金玲刘文瑞刘博识汪志强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全面依法治国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机制与路径初探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5年第3期0301-0303,共3页刘兆侠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工委全区大中小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项目“‘习近平法治国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机制与路径研究”(编号:宁教工委[2023]2号)。
法治信仰引领法治中国建设,为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部署需要法学界、法律界抓住机遇,共同研究解决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以高校为研究阵地,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
关键词:全面依法治国 思想政治理论课 公平正义 机制与路径 
承唐启宋:“三教合流”与吴越国治国思想
《艺术学研究》2024年第6期94-97,共4页苏浩 
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存在于江南的一个割据政权。后梁开平元年(907),钱镠被封为吴越王,太平兴国三年(978)忠懿王钱俶纳土归宋,吴越国历三世五王,凡七十余载。吴越国与当时的前蜀、后蜀、吴、南唐、楚、南汉、闽、南平及北汉,被合称为...
关键词:五代十国时期 吴越国 太平兴国 割据政权 南汉 钱俶 懿王 十国 
《商君书》的变革逻辑
《家族企业》2024年第11期90-92,共3页吕峰 
两千多年前战国群雄纷争,为什么最终秦国能统一华夏?自古至今,人们始终在探讨其中的原因。虽然众说纷绘,但谁都不会否认商鞅变法在秦国完善国家治理并进而统一六国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有关商的个人生平资料其实有限,所幸其治国思想已充...
关键词:《商君书》 商鞅变法 统一六国 生平资料 先秦法家 治国思想 群雄纷争 秦国 
论屈原治国思想的政治逻辑与司法逻辑
《行政科学论坛》2024年第11期67-71,共5页吕凤丽 张黎阳 
2023年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一般项目培育项目(23HNCDXJ45);2022年度河南省法学研究课题(HNLS2022A33);2022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SKL-2022-330)。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其在国家治理方面的远见和在人生价值上的见解受到后世推崇。屈原提出“国富强而法立”,并推行了一系列变法举措,旨在帮助楚国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屈原的治国思想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其职权和人格...
关键词:屈原 变法 依法治国 政治制度 司法公正 
以术为介:《韩非子》“养生-治国”思想探析
《晋阳学刊》2024年第4期134-141,共8页祁涛 
“养生-治国”思想是道家极富特色的政治理论,伴随着战国黄老思想的兴盛,对法家思想形成了深刻影响。学界对《韩非子》虽然在“养生”和“治国”思想上多有研究,且成果卓著,但对“养生”与“治国”思想的分途研究使得韩非思想的结构没...
关键词:养生 治国    
德本刑用
《青少年法治教育》2024年第6期48-48,共1页
将德礼作为推行政教的原则,以刑罚作为推行政教的工具。是唐代立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唐代君主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德本刑用”被认为是古代法律儒家化的代表性概念。
关键词:法律儒家化 治国思想 以民为本 德本 唐代立法 政教 代表性 原则 
孔子的“以德治国”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湛江文学》2024年第5期0029-0031,共3页张婷婷 
孔子的儒家思想中强调“以德治国”,这也是已经在我国实施了两千多年的治国基本指导思想,对当前社会治国方针的制定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以德治国”强调在国家治理中要从“仁义礼智信”方面落实各种制度方针,对百姓实施仁政,这也是...
关键词:孔子 “以德治国” 儒家思想 现实价值 
明代大臣王德完治国思想蠡测——以其奏疏为中心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94-100,共7页陈剑波 符永利 
王德完为明万历时期大臣,历任兵科、户科、工科给事中,仕途虽短,但所上奏疏较多,涉及面广,且多能针砭时弊,从中即可一窥其治国思想。内政方面,因议立太子而被卷入国本之争,仕途几乎断送;面对朝廷沉重的财政压力与军费开支,所秉持的理财...
关键词:王德完 奏疏 治国思想 君臣冲突 
那些诉说古代治理思想的文物被引量:1
《廉政瞭望》2024年第3期32-35,共4页章梦晗 
廉政自古以来都是历朝历代的焦点。纵观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进程,反腐败与腐败的较量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传统廉政制度生成演进的轨迹,与中国社会历史整体发展的宏观线索基本相契,经历不同时期的发展,其内涵与治国思想、施政手段相互补充...
关键词:廉政制度 治国思想 治理观 中国社会历史 反腐败 古代治理 历史进程 中华文明 
唐朝贞观时期的治国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1
《浙江学刊》2024年第1期66-76,共11页王立民 
唐朝贞观时期是中国古代的大治时期之一。这一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人口持续增加,社会治安好转,一切向好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时的治国思想。唐太宗与其侍臣在对话、诤议、奏疏中,阐述了各自的治国思想,逐渐形成共识...
关键词:唐朝 贞观之治 治国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治国理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