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永利

作品数:50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战争遗址纪略南朝佛龛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乐山师范学院学报》《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江文明》《大众考古》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川大邑县药师岩第15号龛像研究
《长江文明》2025年第1期62-71,共10页符永利 牟奕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川渝历代纪年石窟内容总录与编年”(23BKG026);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川渝石窟寺调查研究”(CXTD2020-7)。
在位于四川大邑县的药师岩摩崖造像中,第15号龛较为独特,内雕苏东坡、佛印、黄庭坚三人并坐像。这种组合关系,在佛教题材为主的石窟造像中十分少见。通过对此龛形制、题刻、造像特征及与邻近龛窟关系方面的考察,得出其造像改刻于明代,...
关键词:大邑药师岩 苏轼 佛印 黄庭坚 三教融汇 
嘉陵江流域先秦考古工作与研究回顾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24期108-115,共8页符永利 王海峡 莫宣怡 
南充博物院委托课题“嘉陵江中游南充段考古调查及勘探”。
嘉陵江流域是先秦文明重要的分布地域,也是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巴蜀文化交流融汇之地,在考古学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但经梳理回顾发现,这一地域的考古工作并不理想,调查不够全面,发掘不足,学术研究也不够系统。为此,不同行政区划的相关...
关键词:嘉陵江流域 先秦遗存 考古调查 考古发掘 研究综述 
西华师大馆藏民国莲花生大士擦擦像
《长江文明》2024年第3期43-49,共7页符永利 刘超 
西华师范大学博物馆藏有一件莲花生大士擦擦像,是专为民国十七年(1928)的川康祈祷大会而制。此件擦擦像不仅是藏传佛教莲花生大士信仰的具体表现,而且真实反映了当时川藏地区的社会历史环境,是著名藏传高僧诺那活佛为川康两省祈祷和平...
关键词:莲花生大士 擦擦像 诺那 川康祈祷大会 
雄踞虎啸吞江碧 巍峨虎头壮千秋 四川富顺虎头城
《大众考古》2024年第7期80-88,共9页符永利 莫宣怡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巴蜀地区宋蒙山城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17AKG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巴蜀之南,沱江之滨,今四川富顺县怀德镇大城社区以南数百米处有一座险山横卧北岸,因状若虎踞得名“虎头山”,当地百姓俗称“虎脑壳”。虎头城的核心区域便位于山顶之上,这座诞生于宋蒙战争期间的城堡,从700多年前建成至今,见证过无数历...
关键词:虎头山 怀德 四川富顺 
南充高坪隐珠寺遗址及其所存碑刻初探——兼三通碑所存碑文分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13期59-63,共5页袁子東 周煜钧 付琳琳 肖颖 符永利 
2023年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南充高坪隐珠寺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S202310638087)的研究成果。
隐珠寺位于南充市高坪区走马镇隐珠寺村内,始建于明景泰年间,清代增修续建,现存主体遗址主要为明代所建。其被时人称为“嘉陵名刹”,是一处较为完整的古建筑,于2002年被列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隐珠寺内现存有三通清代碑刻及多处题...
关键词:古建筑 文物 隐珠寺 清代碑刻 碑文 高坪 
明代大臣王德完治国思想蠡测——以其奏疏为中心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94-100,共7页陈剑波 符永利 
王德完为明万历时期大臣,历任兵科、户科、工科给事中,仕途虽短,但所上奏疏较多,涉及面广,且多能针砭时弊,从中即可一窥其治国思想。内政方面,因议立太子而被卷入国本之争,仕途几乎断送;面对朝廷沉重的财政压力与军费开支,所秉持的理财...
关键词:王德完 奏疏 治国思想 君臣冲突 
文物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价值剖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年第2期4-5,共2页符永利 陈转男 
西华师范大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教改项目“地方型高校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体系构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物作为中华历史文化的记忆和重要见证,也是最好的教科书。将文物资源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本文将以文物“何尊”为例,对文物在历史教学中的...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文物 文化兴国 价值剖析 深入剖析 教科书 民族 资源 
安徽巢湖王乔洞摩崖造像再考察
《石窟寺研究》2023年第2期131-160,共30页符永利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KG014);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CXTD2020-7);西华师范大学国家级课题培育人文社科类项目(22SA001)
位于安徽省巢湖市紫微山下的王乔洞,现存508号共523尊摩崖造像,摩崖题刻11则。造像主要有西方三圣、华严三圣、五百罗汉等题材,其开凿年代并非始于南朝,而是主要凿于宋代,题刻则分属于北宋、南宋、元代和明清时期。造像可能受到南京栖...
关键词:王乔洞 摩崖造像 佛教艺术 
摩崖造像断代的几种方法
《大众考古》2023年第10期19-26,共8页符永利 赵双全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川渝历代纪年石窟内容总录与编年”(项目编号:23BKG026);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川渝石窟寺调查研究”(项目编号:CXTD2020-7)阶段性研究成果。
摩崖造像是古人宗教信仰、雕刻技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类型。研究摩崖造像,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年代问题。摩崖造像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判断造像年代的方法较为固定。从目前已有的成果来看,判断摩崖造像的年代主要有三种方...
关键词:摩崖造像 考古地层学 雕刻技艺 几种方法 考古类型学 宗教信仰 题记 断代 
北定梁州图兴复 雄踞米仓护万民 四川巴州平梁城
《大众考古》2023年第6期72-83,共12页符永利 何家林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巴蜀地区宋蒙山城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17AKG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平梁城--这座始建于宋蒙战争之中、雄踞于米仓古道上的军事要塞,直到今天依旧屹立于山顶之上,历经风雨岿然不动,守护着此地一代代生民。它的面容早已苍老,残躯亦是倾颓,但伟岸的身影依旧昂首于天地之间,诉说着往日辉煌的峥嵘岁月……
关键词:军事要塞 天地之间 生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