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据政权

作品数:417被引量:50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曾国富胡耀飞保宏彪艾冲苗威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湛江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本期主题:五代十国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5年第1期74-77,共4页
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介于唐宋之间的一段特殊历史时期。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唐末、五代及宋朝初期出现的割据政权,有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
关键词:五代十国 开国之君 割据政权 南汉 闽国 北汉 藩镇 特殊历史时期 
承唐启宋:“三教合流”与吴越国治国思想
《艺术学研究》2024年第6期94-97,共4页苏浩 
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存在于江南的一个割据政权。后梁开平元年(907),钱镠被封为吴越王,太平兴国三年(978)忠懿王钱俶纳土归宋,吴越国历三世五王,凡七十余载。吴越国与当时的前蜀、后蜀、吴、南唐、楚、南汉、闽、南平及北汉,被合称为...
关键词:五代十国时期 吴越国 太平兴国 割据政权 南汉 钱俶 懿王 十国 
五代十国的文与人——读《全五代十国文》
《唐史论丛》2024年第2期461-475,共15页胡鹏 
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丝绸之路科技文明交流研究创新团队”支持
在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中,“短”和“乱”是五代十国的突出特征。一方面,无论按照五代的907—960年,还是十国的891—979年,在长时段的中国史中,五代十国都显得非常短促。另一方面,在父子相杀、兄弟相残的乱战中,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五个政权...
关键词:五代十国 割据政权 中国史 长时段 断代史 突出特征 中原地区 
古代割据四川的那些政权为何难长久
《文史博览》2024年第11期42-42,共1页曾之遥 
四川坐拥“蜀道难”之天险和“天府之国”的内部环境,但古往今来在四川的割据政权中,除了汉高祖刘邦成功夺取天下外,其他无一例外都短命而亡。为何?正如清代学者顾祖禹指出的:“巴蜀自守则有余,用以攻人则必至于败。”蜀地与关中的联系...
关键词:汉高祖刘邦 清代学者 割据政权 天府之国 后勤补给 蜀道难 顾祖禹 蜀地 
十朝元老冯道:左右逢源为苍生
《金秋》2024年第22期41-43,共3页李棉棉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朝之后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在这段时间,中原地区之外还存在过十余个割据政权,被统称为“十国”。
关键词:五代十国时期 割据政权 冯道 十国 中原地区 后周 
一个国号的传承 历史长河中的“五凉”政权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18期18-25,共8页郭晔旻 
学者瞿林东在阐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时总结道:“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自夏、商、周以下至清朝,政治实体衔接有序,均未因外力打击而中断,后一个朝代都自称是前一个朝代的继承者,都强调前朝何以失天下、本朝何以得天下,这实际上都...
关键词:五代十国时期 十六国时期 政治实体 中华文明 南北朝时期 连续性 割据政权 本朝 
驳“长城以北非中国”论
《历史评论》2024年第3期14-19,共6页王绍东 
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长城认识史”阶段性成果。
中国北方疆域是在长城内外各民族长期联系、互动中形成的无论是北方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还是地方政权,都为中国疆域的开发、建设、守护、拓展和巩固作出了贡献。长城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防御工程,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关键词:北方游牧民族 中国疆域 中原政权 农牧交错带 割据政权 奋斗精神 长城 自强不息 
千年花鸟画焕发哲思之光
《中国收藏》2024年第5期26-31,共6页张革(文/图) 
唐灭之后,军阀割据,乱战不止,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局面,当时各种割据政权此起彼伏,所以上至皇帝百官,下至文人士子,大多选择偏居一方,返歌和平。也就是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各种表现富贵闲适气象的花鸟画逐渐兴盛起来,其中以西蜀黄荃、南唐...
关键词:军阀割据 五代十国 文人士子 哲思 割据政权 花鸟画 闲适 
五教之乱与江南士族的没落
《文史天地》2024年第4期49-52,共4页李大鹏 
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各处烽烟四起。羯、氏、鲜卑等游牧民族纷纷越过长城,介入内地的纷争,到处烧杀抢掠。昔日的富庶繁华被游牧骑兵冲击得粉碎,只剩下断壁残垣,野草丛生。人们纷纷举家南迁,寻找在建康称制的司马睿。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关键词:永嘉之乱 割据政权 拓跋氏 司马睿 北魏 游牧民族 烧杀抢掠 鲜卑 
“开卷”必定“有益”
《快乐语文》2024年第10期13-13,共1页孔连根 
宋朝王辟之的《绳水燕谈录》中有这样一段话:“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日:‘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这段话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时候,各地还存在着一些割据政权。统一全国的任务,直到他...
关键词:宋太祖赵匡胤 王辟之 割据政权 宋太宗 开卷有益 弘扬传统文化 收集整理 宋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