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东

作品数:104被引量:15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游牧民族秦始皇匈奴农耕民族战国秦汉时期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邯郸学院学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历代《饮马长城窟行》诗歌主题的文化意蕴探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54-58,共5页赵梓辰 王绍东 
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长城认识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维视角下的内蒙古地区战国秦汉长城研究”(13BZS020)。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被历史上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所关注。历代吟咏长城的诗歌主题多样、数量巨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众多长城诗篇中,以《饮马长城窟行》为篇名的诗歌及其拟作从汉代延续到清代,多达上百首,是...
关键词:长城 《饮马长城窟行》 主题 
赵国的北上战略促进民族交融与边疆开发
《邯郸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18-26,共9页王绍东 董永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维视角下的内蒙古地区战国秦汉长城研究”(项目编号:13BZS020);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长城认识史”。
晋国是周朝分封镇守北方的诸侯国,赵国脱胎于晋国,也继承了其北上开拓的传统。在赵简子与赵襄子时期,赵氏家族北向发展,拓展控制区域,增强军事实力,为分晋建国奠定了基础。赵立国后,与各诸侯国在中原地区争夺领土的过程中遇到了挫折,面...
关键词:赵国 北疆 胡服骑射 民族交融 
描绘阴山区域秦汉长城的壮丽画卷——读《阴山山脉秦汉长城调查报告》
《北疆文化研究》2024年第4期111-116,共6页王绍东 
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均向北方开疆拓土,同时阻止匈奴南下,并反复在阴山山脉东西一线修筑长城。目前,分布在这一区域的长城线路多、范围广、保存状况差异大。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博物院编,张文平主编的《阴山山脉秦汉长...
关键词:秦汉 阴山山脉 长城调查 长城研究 
驳“长城以北非中国”论
《历史评论》2024年第3期14-19,共6页王绍东 
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长城认识史”阶段性成果。
中国北方疆域是在长城内外各民族长期联系、互动中形成的无论是北方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还是地方政权,都为中国疆域的开发、建设、守护、拓展和巩固作出了贡献。长城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防御工程,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关键词:北方游牧民族 中国疆域 中原政权 农牧交错带 割据政权 奋斗精神 长城 自强不息 
战国秦汉时期长城修筑及农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北疆文化研究》2024年第2期29-34,共6页王绍东 
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中国长城认识史”
战国秦汉时期,中原政权在农牧交错地带修筑长城,将农业耕作区向北方地区扩展。长城及其附属设施的修筑、水利工程的建设、农业生产在北方地区的展开,都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扰动和破坏。这一系列活动使得北方地区出现了森林面积缩小,...
关键词:战国秦汉 长城 生态环境 
燕太子丹的报复心理与荆轲刺秦
《秦汉研究》2023年第1期84-94,共11页王绍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心态史视阈下的秦史研究”(18BZS044)
在赵国做人质时,燕太子丹与嬴政相交甚欢并有恩于他,后来太子丹到秦国为质,秦王嬴政不仅没有礼遇太子丹,反而对他轻视、欺辱,令太子丹产生了强烈的报复心理。在这一心理刺激下,太子丹将个人情感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放弃了鞠武等提出的合...
关键词:燕太子丹 荆轲 秦始皇 报复心理 
与秦始皇相伴终生的迷藏游戏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16-22,共7页王绍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ZS044)。
心理学认为,童年的经历和记忆会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性,内心被压抑的意识往往会在适当的时机爆发出来。秦始皇出生在敌国赵国,在被追杀中度过了童年时光,如同陷入了一个迷藏游戏躲藏者的角色。在他以后的人生中,始终难以摆脱迷藏游戏,...
关键词:秦始皇 童年 心态史学 迷藏游戏 
论修筑长城体现的辩证思维与民族精神
《民族学刊》2023年第4期11-18,135,共9页王绍东 
内蒙古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2022年开放性重点课题“长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研究”(NDZH202202);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课题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及内蒙古的实践路径研究”(21VMZ003)阶段性成果
伟大建筑必然蕴含着伟大精神。以长城化解战争,体现了贵和反战思想。修筑长城,主观目的是适度阻隔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客观上却促进了双方的交流交融与深度互嵌,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长城是一次性巨额投入,却可以持久发挥作用的工事,...
关键词:长城 中国文化 辩证思维 民族精神 
战争环境下的秦民众心态变迁
《秦汉研究》2022年第2期73-84,共12页王绍东 
长期的战争环境造就了秦人特殊的性格与心态。秦立国前,依靠战争获取生存空间,并赢得中原中央政权的器重,使秦人具有了崇武尚战的性格。商鞅变法,确立斩首计功的军功爵制,造就了秦人的乐战心理。秦兼并六国,新征服地区的民众开始对秦制...
关键词: 民众 新黔首 心理 
论赵高的心理控制之术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04-113,共10页王绍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心态史视阈下的秦史研究”(18BZS044)研究成果之一。
赵高曾为赵国王族,母亲被秦治成罪犯,他本人也出生在罪犯劳动的场所“隐宫”。通过刻苦学习和努力奋斗,赵高来到秦始皇身边做了中车府令。怀着家仇国恨,他极力揣摩秦始皇的心理,并得到其信任。秦始皇去世后,他以高超的心理控制之术说动...
关键词:赵高 秦始皇 李斯 胡亥 心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