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中文系

作品数:157被引量:15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钟继刚杨朝晖郑剑平陈才斌张娅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芥川龙之介应用写作笔下诗歌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教学之友》《中小学教学研究》《新疆教育学院学报》《飞天》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网络小说繁盛时代的隐忧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30-32,共3页陈忠坤 
现今的网络小说进入了一个繁盛的时代,并引领着大众的阅读热潮,但在网络小说百花齐放的表象下却杂草丛生:网络小说对利益最大化的追逐导致了小说成了纯娱乐、纯感官刺激的消遣品,因此必然抛弃文学所坚守的精神追求,沦为商业时代下没有...
关键词:阅读热潮 网络小说 唯利是图 娱乐化 质量下滑 网络写手 
论凉山彝语对普通话习得的负迁移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63-67,共5页张富翠 取比尔莲 
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2009年度课题项目"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负迁移--彝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凉山彝族人学习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阐述了母语(彝语)负迁移对第二语言(汉语)普通话习得的负效应,并提出凉山彝族人学习汉语普通话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凉山彝语 普通话 二语习得 负迁移 
从《典论·论文》看曹丕的文学主张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27-29,共3页叶俊莉 李小梅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专论,它注意到了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的关系,指出了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论述了文学批评的态度,肯定了文学的价值,从而推动了魏晋以后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曹丕 《典论·论文》 文学主张 
浅析多丽丝·莱辛《天黑前的夏天》——女性在自我认识之路上的一次徘徊被引量:1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41-42,68,共3页李娜 
本文试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女性作家多丽丝.莱辛在人进中年后的作品《天黑前的夏天》,分析以莱辛为代表的部分女性在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中的思想倾向。
关键词:女性主义 反思 “回家” 
史料中的“狂飙”──评廖久明著《一群被惊醒的人:狂飙社研究》
《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3期99-102,共4页黄烽 
最近阅读廖久明先生新作《一群被惊醒的人——狂飙社研究》1,想起刘福春先生一句评价:廖久明对文学史料居然有一种"由衷的爱好",这在浮躁的当下实属难得2。学术研究本是维系精神价值的纽带,然而当前浮躁的人文环境,却往往令其面目全非。
关键词:文学史料 狂飙社 精神价值 学术研究 人文环境 浮躁 
韩少功《山南水北》的乡村情结
《飞天》2010年第2期30-31,共2页张富翠 
韩少功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挑起文化寻根思潮大旗的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新世纪伊始他做出惊人的举动,迁入他曾经下乡插队的湖南乡村,过着"半世俗半隐居的生活"。他经过六年的酝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思想结晶——《山南水北》。
关键词:韩少功 山南水北 乡村情结 中国当代 乡村生活 寻根思潮 新世纪 劳动 城市 世俗 
语文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第2期31-34,共4页吴章贵 
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可以运用于每个教学环节。板书作为一种学习和教学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自学与教师教学,已经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教学艺术。抓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应尽量以繁简得当的语言,传达最丰富的信息;...
关键词:课堂教学 板书设计 教学艺术 
“谁知道”的现状及其历史来源初探被引量:6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44-48,共5页张富翠 
根据疑问度的强弱,现代汉语中的"谁知道"可以分为四类。语言事实表明,每一类都有自己的历史属性,分别来自"谁知"的几种用法,其形成和发展历程反映了语法化和词汇替换的双重作用。
关键词:“谁知道” 现状 来源 词汇替换 
试谈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模式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年第5期77-82,共6页吴章贵 
为了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文章对目前阅读教学过程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提出了自己的阅读教学过程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科学的阅读教学模式的思路和方法,探讨了优化阅读教学过程的三个主要问题和优化方案。
关键词:阅读 教学 过程 模式 
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启示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年第10期47-48,共2页吴章贵 
高考之后,大家对今年作文命题的评论如潮,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高考作文试题对高中的语文新课程教学无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应该从中找出规律,并以此指导今后的作文教学。今年的高考作文给我们有那些启示呢?
关键词:高考作文 作文命题 新课程教学 作文试题 作文教学 智者 仁者 语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