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

作品数:160被引量:20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陈艳阳邓绍秋朱小平刘德辉朱洪飚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长乐方言生态文学生态批评弃妇形象(V+O1)+O2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初唐赋的承传与新变被引量:1
《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2期196-200,共5页刘伟生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ZW00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BA116)
初唐辞赋从赋家的性情与主张,到辞赋文本的体式与风貌,以及与之关联的王朝的文化政策与赋家的生存状况,莫不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境况。初唐赋论一开始就有了合气质与清绮两长的高远目标,赋家与赋论家们都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着努力,尽管这一...
关键词:初唐  气质 清绮 颂美 唱和 玄言 
语录体与中国文化特质被引量:8
《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6期265-268,共4页刘伟生 
从文体的角度而言,语录体的体式特征通常表现为篇幅上多为短章小语,语言浅白简约,结构上多有"子曰"标志,多由后学编纂而成。对应于短章小语、子曰诗云、简约浅白之类外在体式特征的是,语录体著述的文化特质往往表现为:无须演绎的直接判...
关键词:语录体 中国文化 史官文化 讲学风习 
宋玉《高唐赋》与《神女赋》赋首的结构意义
《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6期61-66,共6页刘伟生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辞赋通史"(编号:08AZW00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历代赋汇>赋序研究"(编号:0806016A)阶段性成果
赋有内序与外序,宋玉《高唐赋》与《神女赋》的赋首文字是典范的内序,是赋体主要体式——问答体赋形成的重要标志。横向而言,赋体内序奠定了赋体辩对的模式与叙事的框架,并以人称的转化与人物的设名来建立代言的机制。纵向而言,宋玉《...
关键词:宋玉 《高唐赋》 《神女赋》 赋序 
柳宗元《愈膏肓疾赋》的叙事策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94-99,共6页刘伟生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ZW00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0806016A)
《左传.成公十年》病入膏肓故事中神秘化的梦境叙述,隐约表达了作者对晋景公杀害赵氏功臣之后的不满情绪。《愈膏肓疾赋》是以《左传》膏肓故事为依托的赋体虚构,因其情节的均衡、语气的含混而导致意绪的摇摆、内涵的丰富,并引起读者对...
关键词:柳宗元 《愈膏肓疾赋》 《左传》 膏肓 叙事策略 
李峤《楚望赋》并序的理论内涵与价值被引量:4
《中国韵文学刊》2011年第3期83-87,96,共6页刘伟生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辞赋通史>(08AZW00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历代赋汇〉赋序研究>(0806016A)
李峤《楚望赋》及序内含着相互关联的两大理论:感物说与登临说。单以感物说而言,李赋并无多少创见。在登临说方面,李赋道出了登山临水,使人心瘁神伤的根本原因:"有求而不致,有待而不至"。更重要的是李峤《楚望赋》及序是结合登高望远必...
关键词:李峤 《楚望赋》 感物说 登临说 赋序 屈原 宋玉 
由风流气韵到性灵趣味——《世说新语》与晚明小品的承传论议被引量:1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19-122,共4页刘伟生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7YBB252)
晚明小品使用《世说新语》事典与语典的频率很高,晚明小品中的《世说》精神无所不在。相对于《世说新语》以类相从的短章小语而言,晚明小品有着更为灵活的机制,相对于《世说新语》展现魏晋名士的玄心、洞见、妙赏、深情而言,晚明小品表...
关键词:《世说新语》 晚明 小品 体制 典故 
曾国藩家庭文学教育经验述要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2期47-50,共4页刘伟生 
湖南工业大学2009年教改课题<网络时代高校文学教学的转型研究与实践>(09E17)
曾国藩在家庭文学教育方面为今人留下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包括:身立典范,不尚空谈;频规情志,力戒疏浮;详导门径,尽除迷雾;细查功课,非止倡言;借石攻玉,齐家兴学。
关键词:曾国藩 家庭 文学 教育 
文学教学中考试何为?被引量:1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30-132,148,共4页刘伟生 
湖南工业大学2009年教改课题"网络时代高校文学教学的转型研究与实践"(09E17)
高校文学课试卷多内容狭隘、题型单一。理想的文学课考试不光在于水平的检测,还在于才情的展示与习得的导引。行动的总则在于内容与目标的多元,在于方法与形式的多变。为了在命题、应试、批阅的全过程中纵贯命题者、应试者的水平与才情...
关键词:文学 文学教学 高等教育 考试 
论杜牧诗中的女性形象
《山花(下半月)》2010年第6期127-128,共2页文小灯 
杜牧出生在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传统的家庭,童年生活幸福快乐,这才养成了他恃才傲物,疏野放荡的个性,因而身上不免带有狎游习气。十年的扬州生活,赢得“青楼簿幸名”、“风流才子”之称。就因他长期与这类女子接触,深切体验了下层...
关键词:女性形象 诗歌 杜牧 童年生活 文化传统 精神创伤 悲惨命运 下层女性 
奠定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文化密码——以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为例
《河北学刊》2010年第2期97-99,共3页甘智钢 
鲁迅在小说中成功地实现了作者本身的某种裂变,既充当叙述者,又充当人物形象,表现了一个世俗的、平庸的自我,也表现了一个理想的、超俗的自我。《头发的故事》的叙述形式是五四时代知识分子精神自我分裂的真实体现。这两个真实的影子在...
关键词:鲁迅 《头发的故事》 现代文学 文化密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