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

作品数:62被引量:16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邹政朱海兰鲍燕娇程英卫万玉明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发文主题:知识产权权利商标近似合法来源裁判要旨更多>>
发文期刊:《发现》《辽宁行政学院学报》《当代法学》《大观周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媒体舆论监督合理限度的司法认定
《人民司法》2025年第4期58-61,共4页吴娅 黄佳 
【裁判要旨】自媒体基于公共利益实施舆论监督,应当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为前提。当监督行为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或言论超出合理限度时,构成名誉权侵权,人民法院可综合当事人的知名度,侵权人主观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程度、范围及侵权后果...
关键词:合理限度 侵权人 侵权行为 主观过错 司法认定 名誉权侵权 实施舆论监督 裁判要旨 
虚拟主播“中之人”违约损失的司法认定
《人民司法》2024年第24期73-76,共4页吴宏 吴娅 孙扬 
【裁判要旨】真人驱动型虚拟主播“中之人”违约造成虚拟形象损失的,其损失计算应区分“中之人”与虚拟形象有无身份同一性。人民法院认定身份同一性时,可从“中之人”自身贡献、虚拟形象本身价值、整体组合表演方式、内容及演出效果等...
关键词:可得利益损失 虚拟形象 司法认定 演出效果 损失计算 同一性 综合判断 裁判要旨 
对以合法来源进行免责抗辩的审查被引量:2
《人民司法》2021年第5期97-99,共3页万玉明 
【裁判要旨】当销售商所售商品存在侵害著作权情形时,应如何认定销售方的法律责任?复制品的发行者不能证明其发行的复制品有合法来源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首先,对著作权侵权是否成立的认定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未经著作权人授权进行...
关键词:过错推定原则 侵权行为 侵权人 无过错责任原则 著作权 法律责任 赔偿损失 裁判要旨 
根据公开史料编著作品之侵权认定——以《过云楼梦》著作权纠纷案为例
《中国审判》2020年第16期86-87,共2页艾家静 
案情回顾过云楼,是江南著名的私家藏书楼。其始于清代怡园主人顾文彬,历经六代人、一百五十载传承,素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顾氏过云楼可谓一段姑苏传奇。”近年来,围绕泪关内容进行创作的作品不断推出。2008年...
关键词:侵权认定 案情回顾 甲天下 康有为 顾氏 顾文彬 
复制品发行者具有合法来源之审查标准--以“火烈鸟丝巾案”为例
《中国审判》2020年第14期82-83,共2页万玉明 
案情回顾2016年9月22日,江苏省版权局根据申请,对《火烈鸟》等美术作品进行了作品登记,并颁发了《作品登记证书》。据《作品登记证书》显示,该作品的著作权人为江苏苏州某丝绸公司。2018年9月10日,该公司申请了保全证据公证。据《公证...
关键词:案情回顾 丝绸公司 著作权 作品登记 提起诉讼 美术作品 登记证书 公证书 
将热爱传递下去
《人民司法》2020年第18期31-31,共1页艾罗伟 
互联网时代,手机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疫情期间,人们通过微信、微博,了解疫情每天的发展,了解病毒的防范,为医护人员的奉献而流泪。这些消息的迅速获取,少不了各种大V。比如新浪微博的“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账号,他们的粉丝...
关键词:央视新闻 互联网时代 账号 阅读量 人民日报 新浪微博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适用《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的困境及出路被引量:3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8-12,共5页金富文 
《侵权责任法》第87条有着内在和外在逻辑上的不足,同时也混淆了抛掷物与坠落物的区别。该条文的初衷是更好的救济受害人,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该条的司法效果却不是很好,受害人拿到的往往是得不到执行的判决书。但是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又没...
关键词:高空抛物 高空坠物 补偿责任 
形式瑕疵对代书遗嘱效力的影响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年第12期132-132,共1页王信玲 
法律规定代书遗嘱形式要件旨在确保遗嘱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形式有瑕疵的代书遗嘱是否应当认定无效,应依其瑕疵是否能影响判定遗嘱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而定。如有充分证据补强遗嘱形式瑕疵,且代书遗嘱内容合法,确为遗嘱人真实意...
关键词:代书遗嘱 形式瑕疵 
网络转载知识产权法律问题探析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年第12期40-40,共1页万玉明 
互联网飞速发展,各种网络宣传、交流平台层出不穷,各式的网络新媒体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微信微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微信微博直接转载他人作品构成著作权侵权吗?笔者认为应该区分不同的情况而定。如果仅仅是转载链接,则应适用“避...
关键词:网络转载 作品 知识产权 
因“怠停工”引发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要点
《中国劳动》2015年第1期61-62,共2页龚春华 杨晓迪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制定而在于实施。如何在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司法实践中,通过细致的考量与平衡来达到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劳动关系的动态和谐,就成为摆在作为司法者的法官面前一道颇具挑战的考题。笔者通过在2013年判决的发生在苏州高新区...
关键词:劳动争议案件 群体性事件 苏州高新 处理过程 司法者 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 工会联合会 动态和谐 举证责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