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机关一总支

作品数:8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徐娇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教师师德核查公民道德教育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统一战线》《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时代教育》《青春岁月》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事实核查与横向阅读:网络谣言治理的新思路被引量:1
《新媒体研究》2022年第7期39-41,73,共4页梁晨 刘紫英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基地2021年一般项目“后真相时代事实核查参与网络谣言治理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CDCM202105)研究成果。
网络谣言是信息生产领域的一种活动,针对网络谣言的治理思路及方法的创新,能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事实核查是对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恶意信息的评估策略。横向阅读是事实核查员应对虚假信息创设的新方法,这种方法较之传统的“CRAA...
关键词:横向阅读 事实核查 网络谣言治理 素养教育 
关于红色旅游中的滥用问题研究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84-88,共5页蒋政 
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红色旅游中的滥用行为研究"(SLQ2018B-01)
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态,其利用限度小于一般景区。但是在市场经济竞争和意识形态竞争的双重作用下,红色旅游中出现了伪造景点、过度改造、扭曲事实、庸俗化和过度娱乐、冒犯公众情感等问题,由此构成滥用,相关部门有必要通过行政...
关键词:红色旅游 滥用 政治认同 
基于师德及其核心要素发展模型的五类教师分析被引量:3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6年第1期85-87,共3页刘宗泉 
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课题"当前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现状;问题及培养机制研究"(课题编号TER2014-008);四川省高校教师思政研究会课题"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与机制创新研究"(课题编号CJSS14-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师德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同时代都会赋予其不同的时代性要求,准确把握师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须与时俱进。新时期师德的内涵与外延为教师加强师德修为提供了基本遵循,而蕴涵于基本外延之中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三大师德核心要...
关键词:师德 内涵 外延 核心要素 发展模型 五类教师 
坚持五个创新 实施“同心”扶贫行动
《四川统一战线》2016年第1期36-38,共3页
2015年中央和省委作出"精准扶贫开发"战略部署以来,乐山师范学院立足地方,迅速把"同心"服务聚焦到"精准扶贫",坚持"五个创新",深入开展"同心"扶贫行动,取得了较好成效。我们的做法是:一、创新行动机制,保障"同心"扶贫在省...
关键词:创新行动 党委统战部 战略部署 党委领导 组织机制 专家团 沐川县 统战工作 底堡乡 扶贫工作 
论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5年第1期74-75,共2页徐涛 
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学校事业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思想保证、舆论引导、凝聚人心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我们必须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深刻认识到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具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
关键词:新时期 宣传思想工作 着力点 
移动课堂:大学生增强理论自信的新选择
《时代教育》2014年第3期125-126,共2页徐娇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增强大学生理论自信的主渠道。但由于教学方法单一,缺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环节,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移动课堂 理论自信 
培养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分析
《青春岁月》2013年第5期236-237,共2页刘宗泉 
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培养研究”(项目编号:CJS11-053)的成果
培养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其"德育"实效,培养"有道德的人",进而实现高校价值追求的核心和关键,也是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变革的必然选择。当前,构建培养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 公民道德 校园文化 变革 模式构建 
提高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探析被引量:1
《时代教育》2013年第1期9-10,共2页刘宗泉 
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培养研究”(课题编号:CJS11-053)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的“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指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教育。目前,要提高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必须在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中,体现贯彻其内容的前提、建构和完善其社会支持系统以及加强其载体建设等。
关键词:大学生 公民道德教育 提高实效 对策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