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作品数:803被引量:44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王世德冯广宏张绍诚王家祐屈小强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文史研究馆对联巴蜀文字诗歌楹联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作为艺术的书法
《书画艺术》2025年第1期16-19,F0004,共5页文永生 
历史已经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实用为目的的汉字已经逐渐被电脑取代,人们再也不必为写一手烂字发愁,一切都可以用电脑解决。那么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会不会就此消亡,好多年前人们就发出了这种疑问,直到今天书法艺术不但没有被弱化,相...
关键词:书法艺术 二十一世纪 电脑 汉字 出人意料 
敬奠碧落 追念三春
《现代艺术》2023年第5期126-127,共2页张幼矩 
人间四月天,清明寄哀思。《现代艺术》2023年4月例行推出“这一生这一年这一天——癸卯清明缅怀”专题策划,得到文学界、艺术界、文化界以及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强烈共情共鸣,对2022众多文艺家的离去表示震惊和婉惜,面对春和景明的当下倍...
关键词:文史研究馆 专题策划 生命至上 春和景明 三点一线 自然规律 殡仪馆 德艺双馨 
何崝书法作品
《关东学刊》2023年第1期I0001-I0004,共4页何崝 
《四川民歌音画》歌词编配札记
《音乐世界》2022年第5期53-61,共9页万光治 
回归音乐本位、回归民族本位,音乐编创在先、歌词编配在后,是《四川民歌音画》合唱歌曲的编创原则与工作程序;联曲编创、解读歌词、剪裁组合、拓展内容,合于事实、遵循事理、顺乎感情,是为汉族与少数民族民歌合唱编配歌词的具体/万光治...
关键词:《四川民歌音画》 歌词编配 
彝族传统社会中的苏尼:以凉山州美姑县为中心
《文史杂志》2021年第5期89-94,共6页罗曲 吉郎伍野 阿额阿伍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云贵川《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研究(立项编号2014ZDB119)”阶段性成果。
在彝族传统信仰文化中,作为人、神的沟通者除了毕摩之外,还有“苏尼”。苏尼的作用主要为人们驱鬼祈求平安。但在科学昌明的现代,苏尼及其活动,仅是曾经有过的一种文化现象而已。
关键词:彝族 传统俗信 苏尼 命运 
名家书画
《世纪》2020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邱笑秋 
四川屏山“夷都”遗迹遗事
《北京民俗论丛》2020年第1期150-159,共10页罗曲 
现四川宜宾市屏山县的"中都",因修建故宫时彝族先民贡献金丝楠木有功,受到皇帝嘉奖,将其所居之地赐称为"夷都",并特许修建"小皇城"除此之外,还陆续修建了不少反映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寺庙,反映了一种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现象...
关键词:四川屏山 夷都 遗迹遗事 
文化窗口 艺术家园——我所看到的《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2020年第10期86-87,共2页张幼矩 
砚耕几十年一旦解套,就如疲惫的老牛,总该歇口气了,因此,对文艺方面不免自我边缘化起来,闭目塞聪,事不与闻。岂知还是清闲不了,久而久之,习惯性地又关心了起来。我祖籍眉山白马场,由于回乡寻根,认识了与我同籍但不同一祠堂的书法家、女...
关键词:四川文艺 女教师 中年人 习惯性 
祭祀仪礼的隐喻:从《红河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研究》说开去
《红河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24-28,共5页罗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彝族孝文化研究(16XMZ038);中央高校基金项目:彝族毕摩文献中反映的孝、善主题研究(2017SGJPY01)
《红河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研究》将红河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置于当地彝族文化背景下进行审视,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从其研究看,当地彝族传统节日虽在时间的推移之中因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而内容越来越丰富,但祭祀仍是节日的核心。祭祀是人类...
关键词:红河彝族 节日祭祀 隐喻 
篆书图书花月五言联
《中国书画》2019年第3期124-124,共1页侯开嘉 
关键词:花月 五言 篆书 纸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