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

作品数:25被引量:12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主题:土地利用乡村青藏高原生态效益遗传算法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地理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理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省际虚拟水流动的水资源压力及驱动因素
《地理学报》2025年第3期712-723,共12页房德琳 宋长青 黎成航 雷頔 宋高歌 袁嘉露 童创路 曹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30106,7217402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中国各省市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水平等多因素的空间差异使得各省市面临不同的水资源压力;同时各省市间的经济贸易实现了水资源的再分配,这使得水资源需求差也发生了相应的转移。水资源短缺是限制各地区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分析水资源压...
关键词:水资源压力指数 MRIO模型 SDA模型 蓝水—灰水 聚类分析 中国 
1.5℃全球气候主张对中国土地系统长期影响的模拟与分析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5年第2期468-484,共17页吕佳婴 宋长青 高怡凡 叶思菁 高培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30106、42271418、42171088、42171250)资助。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议题.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6次缔约方会议上,各缔约国达成旨在为控制全球2100年平均气温上升1.5℃内作出更积极贡献的气候承诺.土地系统变化是土地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响应.中国作为缔约国之一,近年来...
关键词:温升1.5℃ 中国 土地系统变化 模拟 情景分析 
空间商品化驱动下甘南高原乡村生产空间重构逻辑过程及作用机制
《经济地理》2024年第12期165-176,共12页尹君锋 叶思菁 宋长青 高培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230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1250);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608);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2022-ZD-04)。
文章从乡村空间商品化视角切入,在剖析乡村生产空间分析框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甘南高原乡村空间商品化各阶段中乡村生产空间重构的历程与特征。同时,以安果村为典型案例地,详细探讨了乡村空间要素商品化过程具体参与乡村生产空间的作用...
关键词:乡村空间商品化 乡村生产空间 政府力和市场力 资源价值 多元协同 乡村振兴 
基于决策树的GIS空间分析课程考核分析
《地理空间信息》2024年第8期129-132,共4页扈廷锐 高怡凡 陈李 高培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01316);北京师范大学2022年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22117)。
随着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科学有效地考核分析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并进行教学改革变得尤为重要。常见的课程考核分析方法中,往往无法分析得出各个总评模块对学生成绩的具体影响作用,难以对教学改革产生...
关键词:教育改革 考核分析 决策树 C4.5算法 EBP策略 
和美乡村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甘肃省1230个乡镇为例被引量:3
《地理科学进展》2024年第7期1389-1402,共14页尹君锋 宋长青 石晶 张学斌 高培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30106);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2022-ZD-04)。
和美乡村是乡村振兴发展到新历史阶段的必然指向,明晰和美乡村发展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探索乡村可持续发展新路径。论文基于和美乡村概念多角度深入解析,探究和美乡村与乡村振兴两者内在逻辑,构建“要素—过程—目标—机制...
关键词:乡村建设 和美乡村 乡镇尺度 甘肃省 
顾及土地利用强度和生态-经济权衡的四川省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预测与热点分析被引量:4
《生态学报》2024年第9期3958-3969,共12页高怡凡 宋长青 王元慧 叶思菁 高培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1418);中国科学院“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3100303);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2022-ZD-04)。
中国致力于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缓解气候变化的全球性目标贡献力量。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变化是造成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四川省森林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潜力和重要的生态地位,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区域之一。为从土地...
关键词:土地利用强度 土地变化模拟 碳储量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基于水体交换能力的调水工程对底栖动物群落影响研究被引量:1
《水力发电学报》2024年第4期62-72,共11页方青青 王国强 张尚弘 王运涛 张思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C320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09017)。
水文条件的改变会引起水生态系统的波动变化,大型调水工程的实施会改变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本研究分别调研了南四湖和东平湖在调水工程实施前后一段时间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模拟分析了调水工程引起的湖泊水龄变化特征,从水体交换能...
关键词:水动力 大型底栖动物 南水北调 南四湖 东平湖 水龄 
耦合视角下甘肃省县域乡村“三生”功能协调度的时空跃迁特征与影响因素被引量:10
《地理研究》2024年第4期874-892,共19页尹君锋 宋长青 石培基 高培超 张学斌 冯浩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30106);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2022-ZD-04)。
探究乡村“三生”功能协同发展水平,揭示其演化进程中耦合协同关系的时空跃迁特征及影响因素,将有利于优化乡村地域功能空间格局及开创新时代乡村发展新局面。基于1998—2020年甘肃省86个县域研究单元,构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综合...
关键词:乡村“三生”功能 耦合视角 时空跃迁特征 影响因素 甘肃省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良性耦合——中国式城乡现代化发展科学内涵与时代选择被引量:12
《经济地理》2023年第11期154-164,共11页尹君锋 宋长青 石培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230106);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考察研究(2019QZKK0608);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2022-ZD-04)。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良性耦合发展是中国式城乡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求与时代选择。从科学内涵上看,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良性耦合推动中国式城乡现代化发展是国家城乡建设进程中战略上成熟与实践上丰富的进一步推进与拓展,蕴含了丰富的...
关键词: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 中国式城乡现代化 科学内涵 时代选择 
耦合文本挖掘与高维排序权重法的综合指数算法及中国省级发展评价应用案例被引量:1
《地理研究》2023年第10期2556-2573,共18页王元慧 宋长青 王翔宇 高培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230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418)。
科学实用的综合指数算法对监测区域发展状况有重要意义。综合指数算法的关键在于权重量化,其中以主观权重的量化最为困难。少数个体的主观权重量化难以进行精确的数值化且缺乏代表性;群体的主观权重量化中存在意见收集过程繁杂的困难。...
关键词:综合指数 文本挖掘 高维排序权重法 高质量发展 政府决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