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法律系

作品数:22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张云钱敏程慧琴陈济海林芳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自我效能高职院校同光体辅导策略团体心理辅导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律师协会监事会职能实现的有效性分析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7期48-50,共3页张云 
律师协会监事会职能实现是以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条件的,只有解决内部结构不平衡、外部监督缺失、监事会与决策层信息不对称等障碍,在监事会与理事会之间寻求一个合理的内部平衡,同时,引入外部司法监督平衡理念,才能从根本上实现...
关键词:律师协会 监事会 平衡理念 
保险合同代签字法律问题研究
《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55-57,共3页常琳 冯杨勇 
保险合同代签字行为在保险实践中时常发生。代签字行为从法律层面上并没有对其进行规制,这不得不说是保险法的一个遗憾。对代签字行为进行规制,对于完善、健全保险市场,减少保险合同纠纷,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代签字 投保人 被保险人 
垃圾邮件侵权责任之法经济学思考——以公民隐私权保护为中心被引量:1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91-95,共5页张云 
本文以垃圾邮件内涵的界定为切入点,以法经济学的视角深刻剖析了产生垃圾邮件的根源主要来自于网络电子邮件的发送上,私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大量垃圾邮件的发送者,将外部性成本,不当地转嫁给相关ISP业者及个别收件人,最后在此分析基...
关键词:垃圾邮件 交易成本 个人隐私 法律经济分析 
错误合同撤销权行使之探讨被引量:1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53-56,共4页余艳清 
"意思表示错误"或简称"错误"是意思表示瑕疵的一种,我国民事立法上只规定了重大误解制度,并没有意思表示错误制度的规定,且理论上对错误的研究还很薄弱,民事立法上的欠缺已经对现实生活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意思表示错误而订立的合同为...
关键词:错误合同 撤销权 合同效力 
保险营销人员自我效能与职业成功感调查——以福州市为例
《莆田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28-31,共4页傅晓华 
以福州地区保险营销人员为调查和测试对象,结果表明:保险营销人员的自我效能感、职业成功感的总体状况良好,保险营销人员自我效能感、职业成功感高低与性别、工作岗位没有显著关联,保险营销人员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功感间存在非常明显的...
关键词:保险营销人员 自我效能感 职业成功感 
古希腊神话的性别意象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53-55,共3页刘双 
古希腊神话是世界神话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对于古希腊神话的学习和探讨更多侧重于她的文学价值。在女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今天,本论文从一个新的视角诠释了古希腊神话。在古希腊神话中,可以找到现代社会两性形象以及斗争的最古老源...
关键词:古希腊神话 女性 男性 性别意向 
试论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策略被引量:8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103-106,共4页傅晓华 
该文探索了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将职业自我效能理论运用于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活动的心理指导工作。"职业自我效能"既影响求职择业的范围、影响求职择业中的行为表现、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自觉性,也影响求职择业的心理状态。团体心理辅导对提...
关键词:自我效能 职业自我效能 团体心理辅导 
高职人文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被引量:1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第1期219-220,共2页陈济海 
人本思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一种应用领域非常广阔的理念。而"和谐"又是时代的强音。怎样实现这两者在现代高职教育中的融合与应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考虑的问题。本文仅就高职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发扬、以人文为基础的和谐校...
关键词:人本思想 人文教育 和谐校园 
诗歌与学问的坚守——陈衍的文学史意义
《闽江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22-26,共5页林东源 
陈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支持维新,光明磊砢,一生坚守于诗歌与学问的"荒寒之路",在晚清与民国诗坛上影响很大。他将朴学与诗歌融于一炉,揭橥"同光体"诗歌及其理论,创作诗论与诗文成就斐然。但同光派在众多的诗派诗人中,影响最...
关键词:陈衍 同光体 诗论 诗文 朴学 
刍议我国探望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49-51,共3页余艳清 
我国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首次以法律规定形式确定了探望权制度,客观上弥补了我国婚姻法中探望权制度的缺失,但是,随着婚姻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探望权制度中的一些规定存在的缺陷、不足之处逐渐显露出来。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关键词:探望权制度 问题 探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