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作品数:30被引量:40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陈荣孙圣杰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气候变暖环流特征气温更多>>
发文期刊:《气象科学》《地球科学进展》《中国沙漠》《气象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藏高原中东部暖季极端降水的区域特征及其典型环流被引量:2
《高原气象》2024年第6期1364-1379,共16页李双行 王慧 李栋梁 陈练 蒋元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A2098);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3)。
基于1982-2020年青藏高原中东部105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暖季极端降水的时空异常特征、主要落区和典型环流。结果表明:(1)1982-2020年,青藏高原中东部暖季降水总量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气候倾向率...
关键词:青藏高原 极端降水 大范围降水 降水落区 水汽输送 
青海高原生长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对气候暖湿化响应的年代际变化
《大气科学》2024年第5期2045-2058,共14页历正豪 王慧 杨访问 李栋梁 石玉立 蒋元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A2098;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3。
本文利用1982~2018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先进甚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观测得到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和中国区域高分辨率近地面气温和地面降水率驱动数据集(CMFD),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偏相关和方差分析等方...
关键词:青海高原 植被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 气候暖湿化 气候响应 年代际变化 
海南岛地区秋汛期形成原因探讨
《气象科学》2024年第4期616-629,共14页黄颖婷 徐海明 朱安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75106)。
基于1998—2017年海南岛地区18个台站逐日降水观测数据、TRMM逐日降水数据和ERA5再分析数据集等资料,使用资料统计分析和数值模式模拟等方法,对海南岛地区秋汛期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观测分析表明,海南岛地区的降水随季节的变化与华南...
关键词:海南岛地区 秋汛期降水 环流特征 数值模拟 
长江中下游极端高温日数的季节预测被引量:2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4年第7期2167-2177,共11页潘石凤 尹志聪 段明铿 韩婷婷 范怡 黄艳艳 王会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801604)资助。
夏季中国人口密集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高温频发,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然而,当前对该地区极端高温日数的准确预测仍然是一个挑战.例如,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第二代气候预测系统(CFSv2)在这方面表现不佳.因此,基于年际...
关键词:极端高温 长江中下游 CFSv2 季节预测 留一法交叉验证 
气象条件对京津冀地区O_(3)和PM_(2.5)双高污染的影响及对减排的启示作用被引量:1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年第6期1263-1272,共10页麻晓晴 尹志聪 曹不凡 王会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88101)资助。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频繁发生O_(3)和PM_(2.5)同时超标的双高污染(CP)过程,给大气污染协同控制带来了严峻挑战.京津冀地区50%以上的CP事件发生在4~5月,并且在2018年达到了最高的11天.CP事件期间的O_(3)和PM_(2.5)浓度略低于但接近仅发生O_...
关键词:双高污染 臭氧 PM2.5 气象 减排 
青藏高原中东部地表感热趋势转折特征的季节差异被引量:6
《大气科学》2022年第1期133-150,共18页王慧 张璐 石兴东 李栋梁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A2098。
本文利用气候变化趋势转折判别模型(PLFIM),分析了1982~2018年青藏高原中东部70个气象站点地表感热趋势演变特征的季节差异,并利用线性倾向估计和方差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影响不同季节地表感热变化的关键气象要素。结果显示:(1)高原中东...
关键词:青藏高原 地表感热通量 趋势转折 地气温差 地面风速 年代际变化 
2000年后青藏高原区域气候的一些新变化被引量:16
《地球科学进展》2021年第8期785-796,共12页王慧 张璐 石兴东 李栋梁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地气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任务一“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影响”(编号:2019QZKK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海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动态机制研究”(编号:U20A2098)资助。
在全球气候变暖进程中,青藏高原气候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气温、地表温度、地面风速和地表感热通量等方面重点阐述了2000年后青藏高原气候的一些新变化及其可能原因。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气温和地表温度在...
关键词: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感热通量 气温 地面风速 
2017年华西秋雨异常偏多的环流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3
《气象科学》2021年第3期363-373,共11页彭韵萌 徐海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75106,41490643,41575077)。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和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2000多站逐日降水资料,对导致2017年华西秋季降水异常偏多的大气环流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秋季500 hPa位势高度上欧亚中高纬地区维持一脊一槽环流型,斯堪的那维亚半岛...
关键词:2017年华西秋雨 大气环流 海温异常 数值模拟 
2020年大气科学与环境健康交叉领域热点回眸被引量:2
《科技导报》2021年第1期88-96,共9页尹志聪 李雨嫣 段明铿 王会军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16YFA0600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91283);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天气条件对大规模流感病毒传播的影响”专项。
2020年,大气科学与环境保护、人群健康等研究领域产生了深度的交叉融合,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遴选了气候变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气污染、大范围野火和气候预测等研究热点,回顾并点评了它们之间交叉融合产生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大气科学 环境健康 气候变化 气候预测 大气污染 
青藏高原中东部地表感热趋势转折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9
《高原气象》2020年第5期912-924,共13页张璐 王慧 石兴东 李栋梁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5080);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利用气候变化趋势转折判别模型(PLFIM)分析了1982-2018年青藏高原(下称高原)70个站地表感热通量趋势转折特征,并从高原地温和气温对同期北半球变暖的响应速度,以及大气环流背景场等方面分析其趋势转折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高原4个...
关键词:青藏高原 感热通量 地面风速 趋势转折 地气温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