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议

作品数:5979被引量:5984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卫平王毓莹孙咏吴英姿冉克平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中的案外人异议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5年第1期66-75,共10页王贞会 宋佳琪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项目编号:23&ZD1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为保障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中的案外人的财产权利不受非法侵犯,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范性文件规定了案外人在审判阶段和执行阶段可以提出异议,但是该制度存在着审前阶段权利缺位、审判阶段缺乏具体程序设计、执行阶段应用效果不佳等...
关键词:涉案财物处置程序 案外人异议 财产权诉讼化 
论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关联纠纷解决的限度
《清华法学》2025年第1期121-135,共15页庄诗岳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关联纠纷的解决,需要考量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审理效率的限缩因素,以及纠纷一次性解决的诉讼目的和防止矛盾判决的司法政策的扩张因素。限缩因素要求法院专注于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审理,扩张因素则要求法院一体解...
关键词: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 确认请求 给付请求 关联纠纷 
论被执行人在案外人异议之诉中的诉讼地位被引量:1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60-167,共8页庄诗岳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22SFB4016)。
最高人民法院将案外人异议之诉的法律性质定位为诉讼法上的形成之诉或复合之诉,关于其方向性却贯彻了旧给付之诉说将案外人异议之诉理解为与第三人主参加之诉同义的第三人执行参加之诉的观点,由此产生了《民诉法解释》第305条根据被执...
关键词:被执行人 案外人异议之诉 诉讼地位 诉的强制合并 
职务犯罪案件监察机关指定管辖的理论反思与制度完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论丛》2024年第6期62-71,共10页王海硕 
适用条件和标准的模糊性使指定管辖制度成为我国监察机关调查职务犯罪的一种新常态。然指定管辖作为法定管辖原则的例外,监察机关适用的“常态化”不仅导致职务犯罪的调查程序背离了“审判中心主义”的刑事诉讼基本理念,而且在实践中对...
关键词:监察指定管辖 审判中心主义 法定法官原则 应诉权 管辖权异议 
论案外人实体性执行救济路径的模式抉择——以案外人执行异议程序的批判为中心被引量:1
《当代法学》2024年第4期121-133,共13页庄诗岳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事强制执行法基础理论研究”(20BFX082)的阶段性成果。
基于非讼程序不能妥善处理具有强烈对抗性、复杂性的不当执行实体争议的致命缺陷,以及案外人执行异议程序不仅没有提高执行效率,反而成为了案外人拖延执行的合法途径的实践效果,关于案外人执行异议与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之间关系的程序安...
关键词:案外人执行异议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 异议前置模式 直接起诉模式 自由选择模式 
法定法官原则:刑事管辖制度的确定性与救济性被引量:2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41-48,共8页郭烁 
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提高一体化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研究”(项目编号:22JZD022);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刑事诉讼法修改研究”(项目编号:24CXTD06)。
刑事管辖作为程序性规则涵盖预先确定性和可救济性,发挥着保障司法公正之基础功能。实践中提级管辖适用条件模糊、指定管辖滥用及集中管辖正当性缺失等问题极大动摇了刑事管辖制度确定性根基,客观上造成了管辖制度不确定性的“危机”;...
关键词:法定法官 管辖确定性 管辖异议权 程序性制裁 
从“工具导向”到“权利本位”:侦查指定管辖的性质校准被引量:1
《人民检察》2024年第11期13-18,共6页郭烁 吴子越 
侦查指定管辖作为刑事诉讼管辖的必要补充,是其制度弹性的重要保障。内嵌于运动式治理逻辑的侦查指定管辖,逐渐呈现出适用条件不明确、适用次数无限制的泛化样态,以及监督制约机制缺失的超职权倾向,成为回应犯罪特征变化的技术工具。如...
关键词:侦查指定管辖 管辖权异议 法定法官原则 法律监督 
论不当执行案外人财产行为的实体法效力被引量:1
《浙江学刊》2024年第1期112-118,240,共8页庄诗岳 
2022年度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国际商事调解协议的可执行性研究”(22SFB4016)的阶段性成果。
在诉讼法上的形成之诉说的法律性质定位下,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功能止于排除执行机关的不当执行行为,无法救济案外人因不当执行行为遭受的损失或损害。案外人因不当执行行为遭受损失或损害时,享有财产损害赔偿请求权或不当得利返还请...
关键词:不当执行 损害赔偿 不当得利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 
论离婚协议中房屋给与约定的排除执行效力被引量:2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23年第2期232-247,共16页庄诗岳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国际商事调解协议的可执行性研究”(22SFB4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不具有直接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夫妻一方基于房屋给与约定只享有债权。接受房屋给与方作为案外人基于通过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取得的债权提起执行异议之诉时,应当在民事强制执行领域继续贯彻《民法典》确立的实现男女实质...
关键词:离婚财产分割 房屋给与约定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 排除执行 
隐名股东案外人异议之诉的裁判思维被引量:1
《中国应用法学》2023年第6期96-105,共10页杨秀清 
基于金钱债权执行依据,执行登记于执行债务人名下的股权时,隐名股东往往因股权代持而提起案外人异议之诉,裁判此类案件基于对涉及隐名股东与执行债权人之间相互冲突利益之衡量,融入具有主观性的商事外观主义、信赖利益等价值判断;为统...
关键词:案外人异议之诉 制度逻辑 价值判断 隐名股东 财产权归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