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议制度

作品数:240被引量:37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培珊雷勇王洪光李蓉毋爱斌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湘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人民司法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行政机关内部首次救济制度的规范化建构--以浙江省龙港市行政异议制度为实践样本
《人民司法》2023年第25期66-71,共6页浙江省龙港市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课题组 何宗静 董忠波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规范性文件,提出通过引导行政机关先行处理以推进行政争议的多元化解,但在机制建设等层面存在空白。因传统救济方式在制度供给、救济效果以及监督导向上存在不足,有必要确立行政机关的内部首次救济机制,在行政复议、诉...
关键词:行政机关内部 救济方式 程序保障 域外立法 救济制度 异议制度 制度供给 制度衔接 
案外人异议案件的审查判断标准被引量:6
《人民司法》2016年第34期39-43,共5页唐国峰 
案外人异议制度的建立是有错必究、公正司法原则在执行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对于保障案外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正确性具有现实意义。但现有法律规范对案外人异议案件具体的审查标准、判断方法等规定不够完善,造成案外人异...
关键词:案外人异议 审查判断 案件 标准 实体权利 执行工作 合法权益 异议制度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主体被引量:5
《人民司法》2016年第25期41-44,共4页杨宗仁 程方伟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理论课题"商业特许经营的司法理论与实务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合同法解释(二)》)第24条及相关规定引申出的合同解除异议制度,最初发端于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第一款,合同法实施不久,就有同志对该条款提出意见...
关键词:合同解除权 行使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最高人民法院 国际金融危机 合同法 异议制度 第24条 
论我国劳动者解雇异议制度之完善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15年第21期81-85,共5页张荣芳 罗勇 
我国劳动合同法上的解雇异议权采用了与合同解除异议权相同的制度设置,即先解除劳动合同再请求救济。请求权属性的解雇异议权不适应劳动关系的继续性和人身性特性,制约着继续履行判决的实现,背离了"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立...
关键词:解雇 异议权 继续履行 工作稳定权 
论案外人异议制度的完善被引量:3
《人民司法》2014年第11期96-100,共5页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课题组 
虽然参与分配异议之诉也属于诉讼程序,但其在诉讼功能上与案外人异议之诉的确权功能还是有区别的。案外人异议裁定实质上也并不是一个确权的依据,仍是程序性的而非实体性的结论。2007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以及此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关键词:案外人异议 异议制度 民事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救济制度 异议之诉 诉讼功能 2007年 
第三人异议制度比较研究
《人民司法》2014年第9期106-108,共3页叶伟为 武博 
所谓第三人异议,也称案外人异议,是指在民事执行进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并主张全部或部分权利。①异议制度的现状我国第三人异议制度的现状2007年我国修订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即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
关键词:第三人异议 制度比较研究 案外人异议 民事诉讼法 异议制度 2007年 民事执行 执行标的 
执行异议制度的运行异化与重构被引量:2
《人民司法》2012年第11期107-110,共4页毋爱斌 王彪 
执行异议是执行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程序上的执行救济,指当事人或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对执行机关违背执行程序规定的执行行为声明不服.请求其予以纠正和补救的方法,也称为程序合法之保障。2007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执行...
关键词:执行异议制度 执行救济制度 重构 异化 运行 程序规定 民事诉讼法 2007年 
完善案外人异议审查处理机制的若干思考被引量:2
《人民司法》2009年第23期49-52,共4页胡道才 侯海军 
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对案外人异议制度进行了新的设计.建立了以执行机构审查作为前置程序.对执行审查裁定不服再通过诉讼途径最终解决争议的案外人异议处理机制。
关键词:异议制度 案外人 民事诉讼法 查处 前置程序 执行机构 审查 裁定 
对案外人异议制度的思考
《人民司法》2006年第6期91-92,共2页杨春华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执行员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理由不成立的,予以驳回;理由成立的,由院长批准中止执行。如果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这条规...
关键词:执行异议制度 案外人 民事诉讼法 中止执行 审判监督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 财产范围 理论和实践 执行过程 执行标的 
谈执行异议制度的法律完善被引量:2
《人民司法》1998年第10期40-41,共2页乔前进 
执行程序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不同意见,主张独立的实体权利,被称为执行异议。执行异议是一种与执行行为相对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执行目的在于保护和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错误的执行根据和错误的执行行为也可能侵害案外人的利...
关键词:执行异议之诉 执行异议制度 案外人 执行程序 申请执行人 执行员 人民法院 再审程序 生效法律文书 执行行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