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酮病

作品数:31被引量:8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洪友夏成唐晓艳徐闯王炳兴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新疆呼图壁种牛场北京奶牛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甘肃畜牧兽医》《动物医学进展》《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南京农业大学SRT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产奶牛隐性酮病的检测与治疗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年第1期21-22,共2页姜秀鹏 
试验选取莱阳市201头成年母牛检测,采用同种方法检测尿酮,经检测发现,42头奶牛隐性酮病发病率20.9%。从42头病牛中随机选出20头,划分为2组,每组各10头,分别采用不同药物治疗,观察不同胎次、日产奶量、生产周期、膘情与奶牛隐性酮病的关...
关键词:高产奶牛 隐性酮病 检测质料 
高产奶牛隐性酮病检测与治疗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8年第13期133-134,共2页杨宝兰 
研究选择山东省滨州市信阳县3个养殖户的220头胎次为3-6胎的黑白花奶牛作为检测样本,采用尿液样本检测方法,检测牛尿液中尿酮的含量。将检测出来的隐性酮病患病牛按照随机原则划分为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2个组别,每个组别选用不同的药...
关键词:高产奶牛 隐性酮病 检测 治疗 
高产奶牛隐性酮病的检测与治疗
《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18期201-201,共1页郑征 
奶牛隐性酮病通常情况下不会表现出典型的发病症状,但该种疾病相对于传统有典型临床症状的通病来说,发病率更高.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检测奶牛血液酮体含量,能够判断奶牛是否患有同病,但由于血液样本采集操作不方便,血液采集过程中常常会...
关键词:高产奶牛 隐性酮病 检测 治疗 血液采集 临床症状 应激反应 发病症状 
高产奶牛隐性酮病的检测与治疗被引量:2
《山东畜牧兽医》2017年第12期9-11,共3页赵洪君 
本试验随机选210头中国荷斯坦成年母牛检测,应用同分发检测尿酮,检测出49头发生隐形酮病,发病率为23.33%,将患隐性酮病母牛随机选出20头,分成2组,每组10头,分别选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找出不同胎次、日产奶量、生产周期、膘情和患其他...
关键词:高产奶牛 隐性酮病 检测 治疗 
奶牛隐性酮病与乳脂率及乳中体细胞数、β-羟丁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奶牛》2017年第10期65-67,共3页杨晨东 蒋桂娥 李春芳 李元报 卢士宇 马亚宾 倪俊卿 
农业部农业技术试验与示范--河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补贴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产业创新团队奶牛遗传育种岗位专家(HBCT2013080206);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产业创新团队奶牛DHI中心综合试验推广站(HBCT2013080301);奶牛精细化管理关键技术试验与示范(冀农科15020)
为了对奶牛隐性酮病发生率与乳脂率及乳中体细胞数和β-羟丁酸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本试验选取泌乳天数小于30d的奶牛,从产后7d开始检测奶牛隐性酮病,每周检测1次,连测4次,同时测定乳脂率和乳中体细胞数、β-羟丁酸含量,试验期为2年。...
关键词:奶牛 酮病 乳脂率 体细胞数 Β-羟丁酸 相关性 
FGF21与奶牛隐性酮病血清BHBA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32-35,共4页徐闯 于鑫 张琦 贺一博 李令政 赵相洋 陈爽 董志昊 黄宝银 吴正娇 刘明星 陈媛媛 
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2625);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3BAD21B01)
为了分析黑龙江省某农场90头诊断为酮病的泌乳奶牛血清中FGF21与酮病相关性,应用ELISA试剂盒和生化分析仪测定奶牛血清中FGF21浓度以及酮病时主要血清指标,通过统计学分析FGF21与酮病相关性。结果表明隐性酮病时血清FGF21与BHBA呈正相关...
关键词:奶牛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隐性酮病 Β-羟丁酸 
利用灌服制剂治疗奶牛隐性酮病的临床试验报告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4年第11期82-83,共2页侯引绪 段素云 刘得占 王海丽 尹有忠 张凡健 严宝英 
据报道,奶牛临床型酮病的发病率为1.1%~9.2%,如果将隐性酮病(亚临床型酮病)也计算在内,奶牛酮病发生率将高达12.0%~34.0%[1]。奶牛酮病主要发生在围产后期和产奶高峰期,从而严重影响了最高产奶日的产奶量,也严重影响了泌乳高峰期的维...
关键词:酮病 临床型 泌乳高峰期 临床试验报告 产后期 维持时间 尾静脉采血 病牛 计算在内 过瘤胃 
丙二醇中药混合制剂防治奶牛隐性酮病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中国奶牛》2013年第13期51-52,共2页李建明 吴云海 于进永 杨晨东 
本研究应用丙二醇中药混合制剂防治奶牛隐性酮病,灌服中药300g、丙二醇500mL/(d.头)的试验组,隐性酮病发病率降到1%,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丙二醇 中药混合制剂 奶牛 隐性酮病 
奶牛隐性酮病的研究概况被引量:6
《现代畜牧兽医》2013年第5期35-39,共5页张洪友 夏成 徐闯 吴凌 郑家三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课题(2012/BAD12B05-2);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GA06B202-2);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1072181)
本文将黑龙江省规模化奶牛场隐性酮病的多年研究进行小结,根据奶牛隐性酮病的发病特点,并结合国内外的文献,概述了黑龙江省奶牛隐性酮病的发生情况、病因学、临床病理学特征和检测及防治方面的研究状况,提出一些问题,旨在为今后的研究...
关键词:奶牛 隐性酮病 病因学 病理学 预防 
酮病制剂1号防治奶牛隐性酮病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中国兽医杂志》2012年第1期63-65,共3页张洪友 唐晓艳 李徐延 夏成 李修明 徐闯 
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GA06B202-2)
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提高,隐性酮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给奶牛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目前,针对该病缺乏有效、实用的预防为主的药物。因此,本试验采用组方药物-"酮病制剂1号"防治隐性酮病,通过血液一些指标的变化,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
关键词:隐性酮病 奶牛业 防治 机制 制剂 生产水 发病率 药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