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戏剧

作品数:296被引量:20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刘秀玉陈红薇何树勋王岚王立宏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剧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玛蒂尔达》:孩子眼中的成人世界被引量:2
《戏剧文学》2020年第6期89-92,共4页贾晓琳 
被媒体誉为“近十年最成功的音乐剧”的英国伦敦西区原版儿童音乐剧《玛蒂尔达》,2019年6月开启了中国巡演之旅,2019年12月10日在上海上汽文化广场完成了在中国的第100场演出。《玛蒂尔达》改编自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的同名儿童文学作...
关键词:儿童音乐剧 英国戏剧 成人世界 儿童文学作品 伦敦西区 玛蒂尔达 奥利弗 莎士比亚 
英国戏剧《蜜糖的滋味》的文本独创性
《戏剧文学》2019年第7期42-45,共4页刘柳 
英国"厨房水槽剧"代表作家希勒·德莱妮以《蜜糖的滋味》辉映了英国剧坛,其粗犷逼仄的风格,被评论界认为是"一个相当具有独创性的戏剧,一部真正迈出了伦敦西区中产阶级趣味和生活圈子的戏剧,令人观罢耳目一新。"
关键词:英国戏剧 《蜜糖的滋味》 独创性 厨房水槽剧 
英国剧作家约翰·黑伍德
《戏剧文学》2019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邵雪萍 
John Heywood,约1497-1575年后擅长创作插剧,他的作品推动了英国戏剧的发展,为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成熟的舞台喜剧的出现铺平了道路。在黑伍德之前,英国戏剧里存在大量来自《圣经》的寓言,以及承自道德剧的露骨道德训诫,黑伍德的喜剧却充...
关键词:英国戏剧 剧作家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 约翰 《圣经》 风俗习惯 日常生活 行为过失 
英国剧作家詹姆斯·雪利
《戏剧文学》2019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邵雪萍 
James Shirley/Sherley, 1596-1666是英国戏剧黄金时期涌现出的一批杰出剧作家中的一位,雪利生于伦敦,是沃维克郡最古老的骑士家族雪利家族之后。1618年时得到了剑桥大学的学士学位,在此后的几年中(1623-25)任教于圣奥尔本斯学校,他的...
关键词:英国戏剧 剧作家 詹姆斯 JAMES 黄金时期 学士学位 剑桥大学 家族 
文化语境下英国戏剧的商业改写——以《逍遥的精灵》为例
《戏剧文学》2019年第2期70-73,共4页张文娟 
英国著名剧作家诺埃尔·考沃德的戏剧作品《逍遥的精灵》以招魂复活的方式让康查尔的前妻亡灵返阳,在现任妻子露丝和前任艾薇拉三人周旋闹剧中展现男主人公无奈的情感世界,通过喜剧手法探索围城中的夫妻关系。该剧在中国上演时进行了商...
关键词:文化语境 商业改写 娱乐化语言 新异性戏剧设计 
荒诞派文学对戏剧语言的艺术创造和功能创新
《戏剧文学》2018年第2期98-101,共4页丁东粮 
荒诞派戏剧用"无意义的语言"来表现荒诞的主题,哈罗德·品特和爱德华·阿尔比等作为荒诞派剧作家的代表人物,他们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看似支离破碎的语言,对传统戏剧的语言功能进行了解构。而这些失去交际功能的语言,又被赋予了多重含义...
关键词:荒诞派 英国戏剧 戏剧语言 语言功能 
浅谈英国中世纪戏剧中的基督教意识
《戏剧文学》2016年第8期158-158,共1页蒋丽琴 
哈罗德·布瑞格豪斯的剧作《霍布森的选择》于2016年7月-9月在伦敦的杂耍剧场上演。该剧由乔纳森·丘奇导演,共有马汀·肖、纳奥米·弗莱德瑞克等四位演员出演。剧中的亨利·霍拉旭·霍布森是英国戏剧中最逗趣的人物。他是个白手起家...
关键词:英国戏剧 霍布森 女儿 剧作 弗莱 亨利 沉迷 
家/国/天下:舞台景观和国家景观
《戏剧文学》2013年第12期118-122,共5页濮波 
1、英国戏剧的主题 英国当今的戏剧主题往往牵涉着“家/国/天下”的大主题。这种宏大叙事,确实是一道舞台景观。产生这种大意识,与历史上大英帝国“俯瞰天下”的地位有关,也与当下:1995年英国工党上台后文化政治经济政策的调整...
关键词:景观 舞台 英国戏剧 国家 政治经济政策 文化体制 戏剧主题 宏大叙事 
元朝与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舞台管理之比较被引量:2
《戏剧文学》2013年第11期124-127,共4页罗志祥 
元朝和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舞台都属于露天开放式的。在舞台安排过程和表演方法上有很多类似之处:双方剧院都会用到一些轻便设备比如桌椅;乐手驻扎在舞台上,用于制造音乐效果;都有战争、鬼神之类的场面;演员都穿着精致、华丽的戏服。相...
关键词:文艺复兴 元朝 戏剧舞台 
对《勃朗宁译本》的重新解读——安德鲁的行动整一性及人物形象塑造
《戏剧文学》2010年第11期64-68,共5页傅恺 
《勃朗宁译本》是英国剧作家泰伦斯.瑞迪艮的话剧。有观点认为,该剧主人公安德鲁是一个备受社会蹂躏的弱者形象,虽然让人产生怜悯与同情,但是缺乏行动整一性,从而使整个剧情结构松散。然而,细读剧本,我们发现安德鲁身上存在一个整一行动...
关键词:英国戏剧 《勃朗宁译本》 主人公 行动整一性 人物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